据媒体报道,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的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经学校处理,由本科转为专科。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微信称:“试行本科转专科制度,是一种学业救济制度,体现了人文关怀,给濒临退学的学生一条出路。”
本科不合格转专科,对此舆论也多有质疑,认为这是对专科的歧视。但更多人选择赞成华中科大的做法,认为这是在目前学籍管理制度之下建立的学业救济制度,否则,大学淘汰不合格学生将面临更大阻力。
按照我国现行的招生、培养模式,一名大学生如果在大三时因学业不合格而退学,如果要继续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就必须重新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才能被全日制高校录取。这当然也可视为退学学生的一条出路。但很显然,这对大部分被退学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打击。面对这一问题,大学在处理学业不合格学生时,就有很大的阻力。于是,公众所见的是,我国高校的淘汰率很低。拿华中科大这次本转专的学生来说,只有18人,而华中科大每届的本科生为7000多人,淘汰比例不及千分之三,这是极低的淘汰率了。但就是这样的淘汰率,也成了新闻。
要让淘汰不合格学生不再纠结,就必须畅通退出机制。例如在美国,高等教育普遍实行严出培养模式,或严进严出,或宽进严出。之所以能做到严出,是因为美国高校招生、培养实行自由申请入学、自由转学制度。一名学生如果在大二或大三时被退学,可以用当年高中学习成绩、统一测试成绩、大学学业表现继续申请转到其他学校求学;如果转学成功,原来学校的学分还得到承认。这一招生和培养制度,不只是学校单向淘汰不合格学生,也是学生选择大学。如果对大学、专业不满意,学生会主动申请转专业、转学,这也促进大学重视办学质量,吸引学生选择自己。
我国大学近年来为提高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已经在校内尝试转专业制度。比如,允许30%学生转专业,部分学校还实行零门槛申请转专业。但转专业制度推进并不顺利,原因是高考录取是按专业招生计划录取,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录取分数线。校内转专业都如此,校际转学就更加困难了。在校际转学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学校要给退学学生一条出路,就只有寻求校内本科转专科了。
这不是完美的制度设计,但毕竟给了学生带有救济性质的出路。必须意识到,这离建立畅通的退出机制,还有很大的距离。前不久,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淘汰“水课”,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落实教育部的规定,就必须淘汰不合格学生,也就必须健全退出机制。
改革高考评价、录取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国高考改革已提出要推进大学自主招生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但目前自主招生还只是有限的自主招生,多元评价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基础教育还存在唯分数论评价问题。为此,必须坚定推进高考改革。目前的高考升学制度,制约了大学建立严出培养模式,而大学不能实行严格的培养,也影响基础教育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不少学生甚至把升学作为终极目标,学习学到高中毕业就结束。破除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唯学历论,当前尤为迫切。(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校门的开放与关闭是高校管理的必答题
作为社会文明的高地,开放是高校应有的胸襟,这就决定了高校不能对公众封闭,而应适度开放。2018-10-23 09:14:40
-
高校千分之一的淘汰率算是“严出”吗
在教育部要求高校要杜绝“水课”,严把质量关之后,我国高校开始在“严出”上采取行动。2018-10-19 09:19:39
-
高校增负不妨从“课程脱水”开始
要营造刻苦求学的高等教育大氛围,严惩各种涉及师生的学术不端。唯其如此,或能真正让高校成为有学术信仰与精神图腾的地方。2018-09-06 08:45:19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