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同辉
众口诟病、乱象丛生的“保健”市场终于迎来接受重拳整治的时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8日召开联合部署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由此拉开各部门协同联动、猛药治疴的序幕。
虚假宣传、违法广告、消费欺诈、制假售假、非法传销……“保健”市场酿成今日沉疴,可谓积久之弊。这次“权健事件”只不过是挑破了这个行业的脓疮,引发社会舆论强烈关注,并最终成为官方果断“亮剑”、为其刮骨疗疾的“药引”。
“保健”市场乱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是企业见利忘义,无视消费者生命健康,不惜违法经营、悖德牟利。第二是监管失之于宽。这里面既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的原因,如市场准入门槛过低,也有监管部门多头执法、职责不清的因素,同时一些监管部门长期执法不严、消极纵容也难辞其咎。第三是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不强。一些保健品企业在营销中肆无忌惮夸大其辞,借用免费讲座、体检等噱头推销产品已是多年来的惯用伎俩,媒体也多有报道,但是仍不断有消费者上当受骗,不能不说与其缺乏科学常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受害后不肯、不敢维权有很大关系。
如果说在“权健事件”曝出后,天津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权健核查、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是让公众看到了法律权威的彰显和市场正义的伸张,那么,以“权健事件”为契机,国家13部门对“保健”市场乱象展开联合整治,则是从更高层面、更深层次体现出“权健事件”的积极意义。“禁止对保健品评比、评优”“不搞运动式执法”“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防止死灰复燃”……从行动部署时有关部门的表态中,我们看到了有关部门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的决心,也看到有关部门治根本、求长效的力度。
“治病必求于本”。要想重建一个规范、有序、诚信、繁荣的保健市场,就必须既以雷霆之势,坚决斩除市场乱象之草,又要以长远求治之心,修法、建制、铺路、化淤,除去乱象滋长之根。一要建立严准入、界限清的法律体系,使市场有法可依;二是建立“牙尖齿利”、反应敏锐的监管体系,提高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增强监管的震慑作用;三是建立共享、共治、共建的诚信体系,增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治理联动,让不讲商德的失信者真正“不知其可”,在市场上难立足、难跨界、难隐身;四是建立倡理性、重科学、有效监督、有力维权的投资者权益维护体系。这个体系既有普及保健医学常识、倡导科学理性消费的教育功能,又有畅通监督渠道、发动公众参与、鼓励依法维权的支持作用。
我们期待并相信,身染重疾的“保健”市场在有关部门的协力“会诊”、猛药施治下,一定会除弊兴利、根除病灶,重现康健之体,真正成为公众健康的守护者。
延伸阅读:
-
一周“热点网评”:权健有没有“病”要好好查 共享单车行业如何“破冬”
生病吃药,是常识,但宣称“包治百病”的药,那可能不是馅饼而是陷阱。关于权健的所谓“专利”疗法和产品,之前就曾频繁被指“涉嫌夸大保健功能、药品功效,欺骗、误导消费者”,如今又被推向风口浪尖。2018-12-30 17:20:34
-
[及时点]权健到底有没有“病”,需要好好查一查
权健到底有没有“病”,需要好好查一查。如有违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绝不姑息;如果没有,也需要以权威结论正视听。2018-12-28 14:59:22
-
权健事件:有多少秘方经得住科学检验
对拿偏方当营销噱头的企业要提高警惕了:那不是要治病,而是要敛财了。2018-12-28 08:44:04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