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22日,国家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确认是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这些年,“祸起舌尖”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是时候告别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了。
食用野味,曾让人们付出沉重的代价。17年前的“非典”疫情中,最早的病例大多曾和野生动物接触过。最新研究结果更表明,“非典”病毒正是通过食用被中华菊头蝠感染的果子狸传给人类的。
教训何其深刻,但很多人偏不“长记性”。在一些地方,餐桌上经常会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野生动物。一些人认为,吃点野味才显得“高级”;还有一些人认为,野生动物有某种特殊营养,是难得的“补品”;还有一些人特别喜欢在春节前采购野味,作为过年待客时炫耀的资本。
为满足自己畸形的口腹之欲,不考虑那些野生动物是否安全可靠,不考虑买卖野生动物是否合法合规,更不考虑吃了那些野生动物的后果,终将为公共健康埋下安全隐患。少数人带着侥幸心理买卖、食用野生动物,既害己又害人,最终结果往往是“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有关部门应当迅速行动,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各地食用野生动物行为来一次彻底的排查,严肃查处相关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同时,要积极引导公众自觉抵制捕杀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针对各地特殊情况,精准施策让人们清晰了解到食用野生动物的害处,让餐桌上没有野生动物的身影,让类似疫情不再上演。(本报评论员张建)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