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鄂通道已经打开数天,如何帮助湖北当季的农副产品销售出去,成为当前全国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广州从自3月22日起,来自湖北的蔬菜陆续进入江南市场进行销售,交易量逐日攀升。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每天约有450吨载着湖北特色优质农产品的运输车运抵江南市场,蔬菜品类涵盖包菜、莲藕、莴笋、白菜苔、香椿。
谚云:湖广熟,天下足。湖北省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物产丰富。从小龙虾、莲藕,到秭归脐橙、随州香菇、恩施玉露茶、孝感米酒……全国知名农副产品可真不少。春天是万物生长季节,也是农副产品生产、销售的旺季,受到疫情影响,湖北的农副产品生产本来就受挫,加上销售渠道不畅,导致运不出,销不了,更是雪上加霜。
除了生产、物流、销售等行业产能问题外,不能不说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也是一个掣肘。出于对疫情的恐惧,一些人对来自湖北的农副产品心存疑虑,不敢放心购买。囿于认知不足,普通公众有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却完全没有必要。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日前表示,“首先,新冠肺炎并不是食源性的疾病,也就是说不是吃进去的,所以它不是食品安全问题。第二,新冠肺炎会不会通过食品传播?答案是否定的。”而且,研究表明,即使农副产品表面沾染了病毒,量也不会很多、存活时间也不会很长,一般的家庭或餐饮企业在烹调过程中就可以把病毒杀死,不用担心活的病毒。疫情期间,食品要煮熟煮透是常规操作,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不会有风险。
疫情暴发之际,全国各地驰援湖北,各类物资源源不断运抵湖北,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赞歌。今天,疫情已平缓下来,湖北也按下了“重启键”,复工复产在不断加快,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能为湖北做点什么?也许,为湖北农副产品拼一单,让湖北农业产业的“元气”尽快恢复,农村经济得以较快发展,就是最大的支持。战“疫”的前一棒,是全国医护人员和救援物资保障人员驰援湖北,争分夺秒;如今,他们已分批离鄂,“棒”已递到我们手上,我们也要跑好这一棒,合力完成战“疫”接力赛。(练洪洋)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