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6/ 02 07:59:49
来源:南方日报

拿什么守护快乐童年

字体:

  6月1日,“六一儿童节”话题冲上热搜。除了祝小朋友节日快乐,许多已经成年的“大朋友”也给自己“过节”,羡慕小朋友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祝愿自己永葆童心。

  童心未泯自然不是坏事,但笔者联想到最近一则新闻。5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工作人员接受关于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采访时表示,在未保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近两万名未成年人提出两万多条意见,绝大多数都是减轻学业负担的要求,“这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呼救,向立法机关的求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烦恼。今时今日,很多人仍习惯于居高临下地俯瞰童年,认为孩子现在拥有的物质与信息资源比自己当年丰富得多,还有什么不开心的。有些家长觉得,和成绩以及前途相比,快不快乐没那么重要,提要求都是为了孩子好,自己的苦心孩子将来就会明白。殊不知,忽视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会让未成年人在最需要陪伴、最需要引导的阶段,无法从有效渠道获得理解与支持,很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性格塑造,导致其走上弯路甚至误入歧途。

  在属于儿童的节日,与其口头上祝小朋友快乐,更有必要俯下身来问一问小朋友:你快不快乐?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不仅仅需要节日当天的祝福和礼物。“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为纪念二战中死难儿童、保障儿童权益而创设。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更充分地保障儿童各项权益,尊重他们的表达,倾听他们的心声,回应他们的诉求,才能够呼应儿童节设立的初衷。

  应当看到,我国向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发展与权益保障。针对儿童保护的立法工作不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因贫辍学问题已基本解决。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不足。近年来,时常有发生在学校、看护机构及家庭内部的虐童事件曝光,校园欺凌问题相对突出,亟待法律制度发挥更有力的惩戒与保护作用。与此同时,儿童学业负担过重、身心素质整体偏低、受到网络不良信息侵扰等现象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关注。

  更好地维护儿童权益,需要社会各方集思广益,采取实际行动朝着共同目标努力。以减轻学业负担为例,为了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把快乐童年还给孩子,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集体补课,教育部多次发布“减负令”。但学校能否严格执行,家长能否把孩子从各种各样的课外班中解放出来,还是未知数。优质教育资源不够充足、升学就业压力大等问题没有解决,学生真的能够逃过分数竞争的巨大压力,拥抱“无忧无虑的童年”吗?

  改变固然不易,但成年人自己都想要永葆童心,又怎么能让小朋友的童心早早被压垮?(笃 鲜)

【纠错】 【责任编辑:冯文雅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98011127519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