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于喜欢文艺的朋友们来说,高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云端”上网也能欣赏艺术作品,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们可以在“云端”提高艺术审美力,享受艺术的滋养。
“审美力,是一个人是核心竞争力”,近日来,新华网文化频道联合国家大剧院共同推出的【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将为您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由艺术名家给为您奉上一堂堂妙趣横生的文艺欣赏课。
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以“艺”战“疫”,通过精心策划,集结艺术家们的集体智慧,创作了“同舟共济战疫情·国家大剧院在行动”系列文艺作品,并由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进行演绎,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收获了大众的良好口碑。
《审美力·艺术微课堂》第二十一期,邀请著名词作家王晓岭,畅谈他与国家大剧院合作的两部抗击疫情主题作品《中国一定强》《我们在一起》,讲述歌词创作的知识和创作背后的故事。
由王晓岭作词、印青作曲的《中国一定强》极具力量,鼓舞人心。王晓岭利用近一周时间创作出的歌名充分体现了歌曲的主题和内涵。“中国一定强”朗朗上口,歌词于字里行间展现出对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该曲是群众歌曲类带有进行曲风格的战斗歌曲,唱出时代强音!
由王晓岭作词、臧云飞作曲的《我们在一起》充满温情,内容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大爱无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鼓励与关爱、武汉人民和全国人民的心手相连……人与人手挽手,心贴心温暖交流,坚定信心。
王晓岭介绍,歌词又叫音乐文学,具备音乐性和文学性。歌词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与音乐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歌曲作为一种大众的生活样式,和时代的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紧贴时代、紧贴人心,唱出心中的故事,是创作歌词必不可少的。
音乐的体裁和样式决定歌词的样式。歌曲的类型和特点:通俗歌曲(流行歌曲)口语化温暖人心,民族歌曲更有画面感,美声歌曲体裁宏大,队列歌曲(进行曲)气势强大并能够发出时代强音。
往期回顾
第二十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随京剧名家史依弘细品四大名旦之美
第十八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快来认识一下音乐世界的“长篇小说”——交响曲
第十七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十分钟带你认识戏曲中的“丑行”
第十四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张继钢告诉你创作舞蹈《千手观音》总共分几步?
第十三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从“反弹琵琶”到“十面埋伏”,吴蛮带你走进琵琶的世界
第七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讲述他和大提琴的故事
第六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孔雀舞》的故乡——水一样的傣族
第四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昆曲,戏曲百花园中的“空谷幽兰”
出品:新华网文化频道、国家大剧院
策划:袁思陶
统筹:邢贺扬
编辑:常宁、谭雪莉、伊媛、邢贺扬、刘兰芳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