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于喜欢文艺的朋友们来说,高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云端”上网也能欣赏艺术作品,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们可以在“云端”提高艺术审美力,享受艺术的滋养。
“审美力,是一个人是核心竞争力”,近日来,新华网文化频道联合国家大剧院共同推出的【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将为您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由艺术名家给为您奉上一堂堂妙趣横生的文艺欣赏课。
说到京剧行当中的老生,大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很多人物。不论是《空城计》中的诸葛亮,还是《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亦或者是《打渔杀家》中的肖恩,他们都是京剧老生行当的代表性角色。无论您想到的是哪位人物的形象,想必都少不了那标志性的胡须,这就是老生也叫“须生”的由来。
《审美力·艺术微课堂》第二十三期,邀请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杜镇杰,从老生的胡子说起,带大家领略京剧老生的魅力所在。
杜镇杰饰演的诸葛亮(老生)
杜镇杰从老生的行当特点说起,历数京剧扮相、道具乃至表演中的种种讲究。就拿马鞭来说,通过程式化的动作虚实结合地表现出现实中上马、骑马的一系列动作。同样的一条马鞭,文的角色和武的角色马鞭的举法也有不同。
坐起:黑色胡子、黪色胡子和白色胡子
杜镇杰介绍,老生的胡子颜色一般是根据角色的年龄而定:壮年角色戴黑色胡子,中老年角色戴黪色胡子,老年角色戴白色胡子。
京剧里的行当分:生、旦、净、末、丑,其中,末这个行当已经合并到老生这个行当里。
是不是年老的角色就是老生呢?杜镇杰介绍:“也不一定,比如诸葛亮实际上比周瑜的年龄要小,但为了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经历,在京剧中诸葛亮是老生,周瑜是小生。”
京剧老生的人物扮相要贴合人物的身份、经历,同时还要兼顾形象色彩上的搭配,讲究很多。比如:如果角色上半身穿红蟒,下半身就不能穿黑彩裤。所以有说法是:“宁穿破,不穿错”。
此外,京剧的程式化表演都是有生活依据的,根据人物特点的不同,在表演上会有很大区别。
往期回顾
第二十二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带你聆听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民歌
第二十一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词作家王晓岭讲述歌词创作知识和背后故事
第二十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随京剧名家史依弘细品四大名旦之美
第十八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快来认识一下音乐世界的“长篇小说”——交响曲
第十七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十分钟带你认识戏曲中的“丑行”
第十四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张继钢告诉你创作舞蹈《千手观音》总共分几步?
第十三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从“反弹琵琶”到“十面埋伏”,吴蛮带你走进琵琶的世界
第七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讲述他和大提琴的故事
第六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孔雀舞》的故乡——水一样的傣族
第四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昆曲,戏曲百花园中的“空谷幽兰”
出品:新华网文化频道、国家大剧院
策划:袁思陶
统筹:邢贺扬
编辑:常宁、谭雪莉、伊媛、邢贺扬、刘兰芳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