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于喜欢文艺的朋友们来说,高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云端”上网也能欣赏艺术作品,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们可以在“云端”提高艺术审美力,享受艺术的滋养。
“审美力,是一个人是核心竞争力”,近日来,新华网文化频道联合国家大剧院共同推出的【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将为您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由艺术名家给为您奉上一堂堂妙趣横生的文艺欣赏课。
说起京剧,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就是一张张五彩绚丽的脸谱,浓油重彩煞是好看,叫人目不暇接。而说到京剧脸谱,那就自然少不了今天要谈论的内容——京剧里面的净角,俗称“花脸”。《审美力·艺术微课堂》第二十九期,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京剧艺术的相关知识。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花脸脸谱真是千姿百态,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就会有不同的色彩和画法组合来表现。
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到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京剧脸谱除了颜色上被熟悉以外,还有各种不同的谱式画法。
1、整脸:脸部的整体颜色以一种主色调为主,只在眉眼等部位有一些变化,构图简单。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战长沙》中红脸的关羽,《捉放曹》中白脸的曹操等。
关羽
曹操
2、三块瓦脸:通过重点夸张眉眼、鼻窝的方式,使得额头和两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比如《失街亭》中的白三块瓦马谡,《铁笼山》中的红三块瓦姜维。同时根据不同人物和特色,还会有花三块瓦和老三块瓦的变化,比如《连环套》中勾蓝花三块瓦的窦尔敦。
马谡
窦尔敦
3、六分脸:整脸的一种变形,保留脸颊主色,把脑门的主色变成一条窄窄的色条,因主色大概占据面部的十分之六而得名。如《群英会》中红六分脸的黄盖。
4、十门字脸: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用抽象的手法减去两颊主色,以自鼻端至脑门的色条表示人物面部主色,再夸张的勾画人物的眉眼窝。如《芦花荡》中勾黑十字门脸的张飞 。
5、其他谱式:还包括有神仙脸、元宝脸、歪脸、象形脸等等。
神仙脸二郎神
歪脸《三打祝家庄》祝彪
象形脸孙悟空
往期回顾
第二十八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为什么说指挥是一支乐团的灵魂?
第二十七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看看那些能奏出铿锵有力歌曲的管乐器
第二十五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听青年舞蹈家黎星讲述《到那时》
第二十三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为什么京剧中的老生又叫“须生”?
第二十二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带你聆听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民歌
第二十一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词作家王晓岭讲述歌词创作知识和背后故事
第二十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随京剧名家史依弘细品四大名旦之美
第十八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快来认识一下音乐世界的“长篇小说”——交响曲
第十七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十分钟带你认识戏曲中的“丑行”
第十四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张继钢告诉你创作舞蹈《千手观音》总共分几步?
第十三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从“反弹琵琶”到“十面埋伏”,吴蛮带你走进琵琶的世界
第七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讲述他和大提琴的故事
第六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孔雀舞》的故乡——水一样的傣族
第四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昆曲,戏曲百花园中的“空谷幽兰”
出品:新华网文化频道、国家大剧院
策划:袁思陶
统筹:邢贺扬
编辑:常宁、谭雪莉、伊媛、邢贺扬、刘兰芳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