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 时政 | 国际 | 港澳 | 台湾 | 财经 | 法治 | 纪检 | 体育 | 科技 | 军事 | 文娱 | 图片 | 视频 | 论坛 | 访谈 | 微博

VOL 6

2015年6月20日

粽叶飘香话端午
编者按: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那么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还有什么活动吗?现在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关于端午节的那些文化习俗吧。
学习俗 过端午

端午五毒指: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

五毒不是五种毒药,而是五种动物: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端午节有项重要任务,那就是驱虫。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风俗。蟾蜍俗称癞蛤蟆,五毒中它和端午关系最为深厚。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高邮的鸭蛋黄、雄黄酒。这五黄中有两种动物黄鳝、黄鱼。[点击详细]

乾隆帝过端午节有多奢华?

过端午节,宫中还有许多活动,例如演屈原沉江应节戏、圆明园福海内赛龙舟,以及端阳赏赐、各地进“端阳贡”等。乾隆赏的多为纱、葛、扇子、香饼、香包、香袋、宫珮等物件,还赏紫金锭、蟾酥锭、盐水锭这些避暑药品。这些虽非至宝,但也都是精细珍贵的好物件。乾隆皇帝对端午节格外重视,曾下谕旨宣称:以后每年五月一日起挂五毒荷包。因此,清朝皇室的端午节其实从五月初一就开始了,直至初六结束。[点击详细]

端午节的那些粽子文化

“粽”情端午

粽子,这个端午节的标志性食品,有着悠远的历史背景。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点击详细]

水乡古镇:传统“老味道”迎端午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临近端午佳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古镇上的各家老字号店铺纷纷推出手工制作的“灰鸭蛋”、“雌雄粽”、“状元粽”、手工米酒等传统美食,用老手艺、老食材、老味道换回人们的美好回忆,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点击详细]

多彩活动迎端午

赛龙船 迎端午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道县是湖南省的“龙舟之乡”,道县民间划龙船历史悠久。2006年“道州龙船赛”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点击详细]

大型交响清唱剧《屈原颂》即将上演

由中国文联、北京大学、中央歌剧院联手打造的“屈原颂--大型交响清唱剧”于20日、21日在中国剧院上演。据了解,“屈原颂--大型交响清唱剧”是“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自2008年启动以来推出的第九部作品。在此之前,该项目已先后完成了《道德经》、《诗经》、《孙子兵法》、《论语》、《孟子》、《孝经》、《大学》国学经典的舞台艺术作品,累计在海内外演出20多场,受众近4万人,创造了一种让国学经典走出象牙塔、走进百姓、走向世界的崭新形式,成为一个有影响的文化品牌。[点击详细]

01002002169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