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贾海元:在荒山沙漠里播撒“绿色奇迹”-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5/19 09:31:37
来源:新华网

奋斗者·正青春|贾海元:在荒山沙漠里播撒“绿色奇迹”

字体:

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石海平 通讯员隋宗原)在这个伟大时代,青年奋斗者理应勇挑重担,勇克难关。

“黄河宁,天下平”,让“黄河明珠”乌梁素海由污变清,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国家战略落地见效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9年9月,中建一局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以下简称乌梁素海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长贾海元带领着平均年龄28岁的项目团队进驻乌梁素海流域内的乌兰布和沙漠,开始了与沙漠荒山的三年鏖战。

乌梁素海生态修复工程包含沙漠治理、林草修复、矿山修复、海堤路治理、面源污染治理5种业态、9项子工程,治理流域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修复试点工程,其中沙漠生态治理面位居全国同类工程之首。

贾海元常激励团队,当代青年党员要有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全力奋进的精神。每天清晨天还没亮,他就从项目驻地出发来到乌兰布和沙漠,开始一天的治理任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贾海元(左六)及项目团队

瞄准难点 创新开展生态修复

乌兰布和沙漠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在开展沙漠防沙治沙过程中,贾海元带领项目团队通过平沙-压沙固沙-梭梭种植-嫁接肉苁蓉“四步走”开展沙漠治理,治理面积4.22万余亩。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前

面对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他创新研发了两大治沙“神器”,分别是轻型压草覆沙机械和梭梭肉苁蓉同步种植一体机,其可实现压沙草方格机械化施工和梭梭和肉苁蓉同步机械化植苗和播种,在大面积压沙工程中标准化稻草入沙深度、外露高度和方格尺寸,确保工程质量,并能缩短工期,提高约4倍工效,为荒漠化治理提供更多适用方案选择。

沙漠治理新面貌

在开展林草修复工程中,草种种植方法及成活率一直是困扰项目团队的难题。贾海元带领项目团队自主研发并改良了无人机播撒系统,用飞播造林的方式打破以往常规依赖“运-5”飞机,省去了常规造林飞机的跑道协调、空管报备等手续环节,直接节约施工成本15万元,利用5个昼夜、120个小时、1500个飞行架次,完成万亩沙地飞播撒种,为林草修复工程提供了更多治理选择。

综合施策 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

贾海元带领团队围绕“修山-保水-扩林-护草-调田-治湖-固沙”的系统路径开展生态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各个业态的综合治理,将山水林田湖草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态耦合原理进行有效联通,完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系统的自修复能力,此外还能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协调互补,有效地维持其稳定性,以此来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林草修复见实效

目前项目整体治理成效显著,贾海元项目团队已在沙漠中铺设草方格约3200万个,种植梭梭树苗1332万株,铺设穿沙道路157公里,修复矿山面积达66.505平方公里,造林29446亩,填筑海堤236.4万立方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黄河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提升,整体治理工程即将顺利完成。完成后,每年可减少100万立方米的黄沙流入黄河,推动流域内3.7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多管齐下 引导群众摆脱贫困

在了解到当地村民、牧民受沙漠侵袭缺少经济收入来源后,贾海元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特设一万亩人工种植“扶贫示范林区”。村民们跟着建设者们在沙漠里种梭梭树和肉苁蓉等作物,贾海元带领大家一步步干起,45天内就为100名贫困户带来人均超过8000元的收入。

“以前只能看着漫天黄沙叹气,现在我们学会了沙漠种植技术,不仅收入多了,风沙也少了,家里环境越来越好!”参与扶贫林种植的村民说。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开展以来,累计为当地1200余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贾海元团队还教授村民沙漠种植和滴灌安装操作技术,引导更多周边群众运用学到的技术自主创益增收,彻底摆脱贫困。

作为一名生态修复工程师,贾海元在与风沙为伴的工作之余,喜欢开着越野车在沙漠里穿梭,沙漠里的速度与激情、青春与活力激励他勇敢追逐梦想、不懈奋斗。

作为一名党员,他说:“治理好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是我的初心和使命。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必须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不断地开拓创新、勇于拼搏、持续奋斗,更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放眼未来我将紧跟时代步伐,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

【纠错】 【责任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