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 近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影响的跟踪调查分析报告》(第四期)。报告显示,新冠疫情对我国企业造成的冲击在继续走向缓和,企业经营发展再次出现积极向好的信号。随着扩大内需、促进“双循环”战略的推进,需求不足对企业的影响有所缓解。数据显示,疫情对企业的冲击面已经缩窄到50%,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平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的91%,政府纾困惠企政策受惠面达到95.3%。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稳步恢复
面对疫情,本期企业总体受冲击面为50.0%,与上期的51.6%相比,也大体持平。这表明,疫情常态化防控深入开展背景下,新冠疫情对我国企业的冲击已经稳定在一个水平上,但通过生产经营恢复和增长抵消疫情造成的影响,还需要时间。
疫情对企业经营总体影响程度的变化(%)
中小民企的受冲击面继续回落,为52.0%,接近总体平均水平。地方国企的受冲击面为45.6%。中央企业和大型民企受冲击面较上期略有扩大,但仍显著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外资企业受冲击面下降明显,回落到37.6%,降低近10个百分点,一方面显示了各地针对性“稳外资”政策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我国作为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背景下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给外资带来信心。
分行业看,受冲击面最广的仍是服务业,其中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包括旅游服务、法律、广告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相应受冲击面分别为63.7%、61.7%和60.7%,均较总体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卫生和社会工作、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受冲击面也显著高于总体平均水平。金融业受冲击面最小,仅为33.1%。建筑业、采矿业和制造业受冲击面也较小。
本期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冲击面(%)
数据显示,本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已平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的90.9%,不同所有制和规模的企业间呈现比较均衡的良好势头。中央企业、外资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分别恢复至正常水平的94.5%、93.2%和92.6%;大型民营企业次之,达到91.8%;中小民企生产经营活动恢复到正常水平的90.3%;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恢复程度最低,为正常水平的87.2%。
各类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恢复率变化(%)
企业对惠企纾困政策的获得感有新提升
数据显示,政府为抗击疫情影响保护和支持市场主体政策的总受惠面又略有上升,为95.3%,比上期上升1.4个百分点。在调查中列出的16项惠企纾困政策中,平均每户企业享受到3.9项,比上期的3.7项上升了0.2项。
分企业类型看,惠企纾困政策对各种类型企业都基本达到普惠,即使受惠面最小的个体工商户,受惠面也达到91%。大型民企、地方国企、中小民企、外资企业平均享受保护支持政策项数均在4.0-4.1项。
不同类型企业政策受惠面及平均享受政策项数的比较(%)
分行业看,各行业的政策受惠面大体均衡,都在90%以上。平均每户企业享受政策项数最多的是制造业,为4.3项;其次是水电燃热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平均享受到的项数依次为4.2项、4.1项和4.0项。服务业中的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平均享受到的政策项数显著低于平均水平。
本期不同行业的政策受惠面和平均享受政策数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具体政策受惠面与渴求度间的一致性呈逐渐提高趋势。这表明政策的实施正在向精准化演进,政策浪费正在减少。
数据显示,企业对惠企纾困政策的获得感(满意度)在上期大幅提升的基础上,本期又略有提升。
从“惠企纾困政策效应指数”看到,效应最突出的政策主要是灵活低成本的信贷、减免税收、延期缴纳税款,其次是减免企业房租、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以及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
本期企业支持政策效应指数(平均为100)
需求不足仍是挑战 企业对全年经营预期企稳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市场需求下降和资金链紧张一直是企业面临的两项最大挑战。数据表明,需求下降仍然是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企业受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产业链上下游压力传导、违约风险升高、法律纠纷增多等因素的影响有所升高,应引起重视。
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具体因素的变化(%)
数据表明,企业对2020年经营收入的预期已经企稳并有微幅提升。受上半年经营状况的累积影响,企业平均预期2020年的销售收入仍较2019年下降26.3%,较上期的预期降27.1%微有好转。
报告建议,应进一步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从多角度入手,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回归正常增长轨道。同时,扩大企业纾困优惠利率贷款的发放范围,增加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提高直贷比例,保证相关政策直达企业,落实到位。
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影响的跟踪调查”自2月启动以来,至今已经是第四期。调查方法是互联网在线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对象是企业现职员工,目的在于持续跟踪新冠疫情冲击下广大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情况以及中央、地方各种惠企纾困政策的实施效果,准确把握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实际困难、预期及政策需求,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