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据报道,记者近期发现,多家网络平台上有卖家经营“专特供”名酒,而此类酒品卖家大多数采取打着“拍卖”幌子搞直售的方法。卖家这种操作旨在逃避对酒品质量与消费者权利承担法律责任。
对此,网民认为,部分商家在网络平台销售法规政策禁止售卖的物品且涉嫌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监管部门可对其处以行政处罚。网络平台应采取更积极的技术手段,对违规交易实施监管,真正尽到合理审核义务。
网民“吴应海”指出,为了提高知名度,增加销售量,生产厂家故弄玄虚,大打“特供”、“专供”牌,欺骗消费者。工商部门应痛击“特供”、“专供”之风,加大市场检查力度,从严执法,让假“特供”、“专供”被围剿。
网民“程军”表示,目前网售“特供”产品涉及商品包装、标签内容及广告宣传“三大问题”,呼吁相关部门加强针对性整治特别是网络商品交易行为的监督检查、网上广告监测和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及溯源制监管。
“以标榜‘专特供’为荣,背后是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网民“王旭”建议,各级监察委可将此类现象纳入日常监督重点,通过巡视巡查、信访处理等发现线索,消除特权思想、警惕奢靡之风、防止利益输送。(记者 李奕蕾 整理)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