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日

近年来,部分国内消费者盲目信任进口食品,不惜高价购买原产地在海外的食品,但“洋品牌”并非神话,进口食品也存在质量安全问题。2014年,中国取代法国和意大利,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在过去5年内,中国红葡萄酒的消费量增长了136%。同时,也因为进口葡萄酒品种繁多,产地众多,进境葡萄酒也屡曝质量问题,对此,专家表示:进境葡萄酒溯源问题应继续加强。
2014进境葡萄酒海关数据统计
进口葡萄酒品种繁多,产地众多,产品品质和真伪难以辨别。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国家相关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进口葡萄酒时要增强相关意识,仔细辨别进口葡萄酒中文标签。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前10个月,我国进口葡萄酒3.2亿升,较去年同期(下同)减少5.9%;价值109.8亿元人民币,下降17.4%;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升34.2元,下跌12.2%。其中10月份进口2928万升,增加34.8%;价值11.5亿元,增长2.3%;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升39.2元,下跌24.1%。
[点击详细]
不合格产地法国、西班牙占将近2/3

30批次法国、西班牙葡萄酒酒质不合格被检出

根据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以下简称该年度)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不合格进境葡萄酒名单,统计发现共有来自19个国家174批次的进境葡萄酒被检不合格;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分别以检出80批次、35批次、18批次列居前三名,占所列不合格葡萄酒批次分别为45.98%、20.11%、10.34%。干浸出物、霉变、重金属超标和未提供所需证书为不合格主要原因。经数据分析,法国、西班牙在不合格进境葡萄酒名单当中共有115批次共占不合格进境批次的66.9%,也就是说近2/3的不合格葡萄酒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点击详细]

不合格项目涉干浸出物、标签和重金属超标

众所周知,葡萄酒是由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发酵后获得的健康饮品。在采摘和酿造的过程中,要求每一道工序都极其严格。葡萄酒干浸出物超标,即葡萄在采摘或酿造的过程中被水污染,水量超标。干浸出物指标的高低与葡萄酒原料及酒的生产工艺、储藏方式等有密切的关系,是体现酒质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新华食品了解到,葡萄酒的酿造,对葡萄的选择相当严格。葡萄在常温下不易保存,很容易发生霉变,如果新鲜度不高,会使酒中更容易滋生霉菌。此外,葡萄酒中铜、铁超标会影响葡萄酒的稳定性。[点击详细]

部分产品同品牌、相似产品仍有销售

相似产品京东商城、酒仙网有售

新华食品从京东网上商城、酒仙网获悉,目前苏艾桃红葡萄酒仍有销售,750ml售价分别为188元、105元。与苏艾桃红葡萄酒相似产品在1号店、也买酒仍有销售。[点击详细]

同款产品淘宝网、我买网也有销售

通过调查发现,产地标称为法国的“贝马格雷克雅城堡干红葡萄酒”在快乐购网站上有相似产品销售,其名称为“贝马格雷克莱雅城堡干红”,与不合格产品相比,多出一个“莱”字,而产地、进口商信息全部相同。[点击详细]

进境葡萄酒监管&查处

广西钦州:港区有个酒类品牌示范区

2014年7月,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检验检疫局联合钦州保税港区海关,公开销毁一批不合格进口葡萄酒。该批葡萄酒原产国为西班牙,共167纸箱、1002瓶、货值2655.3欧元,现场查验发现该批酒包装不严密,有漏酒现象,被判不合格,工作人员依法对该批葡萄酒作销毁处理,并对解封、监装、押运、监卸、销毁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点击详细]

福州:傍名牌进口假酒被起底

福州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葡萄酒,尤其是高档葡萄酒时应事先了解该葡萄酒的品牌名称、产区、酒庄和价格等相关信息,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利用检验检疫部门在福州保税区进口交易中心建立的集中查验及检测平台,福州局也及时向消费者发布了相关消费提醒。“采取集中查验的方式,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喝上放心酒!”据福州局福州保税区办事处的高思维解释。[点击详细]

【责任编辑】李楠
进口葡萄酒压缩国产酒"蛋糕"

进口葡萄酒压缩国产酒"蛋糕"

前两年,进口红酒的价格一直是"高大上",但价格水分高、傍名牌多也是业内心知肚明的乱象。面对重新洗牌的酒类市场格局,红酒经销商可谓获利颇多。相比进口红酒,国产红酒的“蛋糕”却在持续缩小。[点击详细]

01003010109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