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日

2014:"大健康"来袭 保健食品行业生变
发展健康服务业,如今已是社会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显示,我国正把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力争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凭借政策东风,“大健康”概念越来越火。看中市场的巨大潜力,一些嗅觉灵敏的企业纷纷加速“大健康”产业布局,进军保健食品市场。同时,正在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现行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制度做出一系列修改,这一潜力巨大的行业面临调整变革。
随着中国酒类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也在逐步回归理性,而这种理性就在于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追求价格和品牌,而是更加注重酒水品质及健康,同时这一消费趋势也带动了酒行业的“健康”大潮。
        众多白酒企业开始注重细分市场,并应时而变大打“健康牌”,纷纷提倡健康饮酒,或加码保健酒,同时也有葡萄酒企业发力有机、绿色葡萄酒。
[点击详细]

保健食品备案后 需加强市场监管

保健食品的备案制是逐步进行的,不是“一刀切”。膳食营养补充剂一般也不涉及疾病相关的功效声称,管理相对简单,可能会作为首批备案制管理类别。膳食营养补充剂或作为首批备案制管理类别,这是因为膳食营养补充剂的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市场常见种类大多用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利用一个标准可以监管很多产品;而其他类别的产品之间,虽然功能相似,但成分组成可能有很大差异,尤其是主要功效性成分的配比都存在明显差距,而且产品的个性化比较强,有可能仍要采取单个审批的制度。[点击详细]

保健食品企业平均寿命仅两年 外包装成本超过产品

长期以来,我国对每个想要以“保健品”名义出现在市场的产品进行审批,这被业界称为药品化的管理。审批之后获取“国食健字”批准文号,也就是俗称的“蓝帽子”。自2005年《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保健食品行业的准入成本被无形中提高了。“备案制”实施将有利于推进保健食品种类数量的增加,价格也会随之有所调整。审批的费用省下来之后,企业整体的成本肯定会降低,定价也会更加趋于合理化。[点击详细]

食品安全法应明确保健食品定义

此前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导致保健食品行业长期动荡和徘徊,压制了顾客的消费信心和企业的投资热情。企业和投资机构因风险顾虑而不敢投入品牌塑造、基础研究等长线业务,不仅使行业丧失了发展后劲,也致使不法企业趁虚而入瓜分市场,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给行业秩序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此次修订有望鼓励优质投资进入,发挥良币驱逐劣币的作用,进而促进行业秩序逐步改善。[点击详细]

拟加强保健食品使用原料管理

新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将能够通过国家标准等进行评价的保健食品明确为“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同时规定,有关部门制定的可用于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应当包括用量的要求。[点击详细]

光明进军高端保健食品

光明食品集团正式进军国内高端保健食品领域,高端养生保健品牌九斛堂日前高调上市。其实早在2010年,光明食品集团就投资1.8亿元在云南西双版纳成立了国内最大的铁皮石斛产学研一体基地。[点击详细]

皇台酒业蹊跷“跨界”:亏损扩大急融资

就在白酒行业深陷寒冬之际,皇台酒业貌似在谋求通过产业多元化改善业绩。6月19日,皇台酒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穆拉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穆拉德(中国)公司,共投资6亿元“跨界”涉足保健品行业。经调查发现,皇台酒业开发保健品的背后还伴随着14.02亿元的巨额配套融资。有投资者对此分析称,皇台酒业此次以一个6亿元的项目名义融资14亿元。实际目的与其说是投资转型不如说是变相融资。[点击详细]

【责任编辑】娄奕娟
保健行业整顿利好上市公司

保健行业整顿利好上市公司

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分析认为,监管部门开展的保健食品“打四非”专项治理行动,对净化市场、减少“劣币驱逐良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守法合规企业得到了更大的市场空间。[点击详细]

01003010109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