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趋紧,企业之间业绩规模深度分化。近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共有138家房地产企业销售额超过50亿元,较去年增加12家;合计实现销售额49743亿元,同比增长25.6%;市场份额提升15.2个百分点达到76.4%,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上半年,伴随城市群产业吸聚效应释放,部分二线及三四线市场需求快速释放,一些大型房企加大推盘力度,实现销售额与销售面积双增长,其中,中间梯队业绩增长最为迅猛。
分阵营来看,企业之间强者愈强态势更加明显。中指院数据显示,上半年业绩达到1000亿元以上的企业共七家,销售额增速为32.5%,规模化优势持续凸显。其中,碧桂园、恒大、万科分别突破4000亿元、3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逐步拉大与其他企业的差距,行业寡头逐步形成。
业绩规模为500亿至1000亿元的企业共20家,较去年新增13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60.0%,该阵营的企业聚焦城市群、精选三四线加速全国化布局,在做好产品的同时以高周转实现销售额迅猛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企业之间的“规模战”竞争开始深化,重点房企积极扩张,增速平均达到41.9%。除万科、碧桂园明确表示不设定目标外,恒大目标定在5500亿元规模,融创、保利、绿地目标指向4000亿元;龙湖、泰禾期待突破2000亿元,其中泰禾预期增长率高达98%;阳光城、正荣等计划突破千亿,目标增长超过40%,华润、中海、龙湖等企业也预期20%以上的业绩增速。
从这些企业目标完成率来看,大部分房企上半年完成率超过40%。部分房企已经提出2020年的业绩目标:恒大提出到2020年总资产达到3万亿元、销售规模8000亿元,世茂、中海、中南置地目标在2020年达到3000亿元以上,中型企业多以千亿为目标节点,期待向更高阵营实现突破。
中国指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分析表示:“从企业布局重点来看,二线城市仍是房企业绩主动力,三四线城市销售业绩上涨明显。”
2018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市场影响逐步显现,重点城市市场整顿力度继续强化。上述负责人表示,预计2018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热度将进一步降温,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风险或将显现,房企在拿地、融资等方面更加谨慎。(记者 高伟)
-
楼市调控持续 房企竞相创新突围
2018-06-23 17:58:27
-
房企还债压力大 “发新还旧”要求越来越高
在当前融资渠道越来越窄的背景下,发债成了许多中小房企的救命稻草。7月2日,格力地产公告称,证监会已核准其发行不超过12亿元的公司债。海印股份同日公告,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亿元公司债,用于增资子公司、归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等。2018-07-04 08:57:34
-
海外融资受限 房企再遭“紧箍咒”
分析人士认为,继公司债、非标、银行贷款等各种渠道后,境外融资这个蓄水池也开始紧缩,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来说,资金再遭紧箍咒,叠加影响无疑重大,预计三四季度房企资金链会更加紧张。2018-06-29 09:42:32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