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市公司回购公告再次密集出现。有超过40家公司发布回购意向或相关进展公告。这正值公司法相关条款修改之际。
上周末,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有关公司股份回购的规定专项修改后开始施行。证监会表示,将依法规范与支持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上交所表示,目前股份回购相关配套业务规则、公告格式已形成初稿。
有机构预计有超3万亿元的资金进入市场回购,此次回购制度的修改将对市场起到一定提振作用。不过,对于个股的影响则要因股而异,投资者应从多方面判断回购举措的“含金量”。
今年以来超500家公司回购
据悉,此次股份回购制度迎来“升级版”。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的允许股份回购的情形增加到六种: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股东因对股东大会做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金额上升较快。截至10月24日,已经有566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金额接近300亿元,已是去年全年回购金额的三倍。
业内人士指出,公司法修订草案中对于回购制度的修改将对市场起到极大提振作用。根据兴业研究统计,A股上市公司现金及等价物占资产比重平均值达15%,远高于美股上市公司的 5.8%。政策松绑之后,鼓励现金较多的公司主动回购,可形成持续回购的可行路径。
截至2018年中报,全部A股现金及等价物总额达26.15万亿。假设现金持有占比超过8%的公司将超出部分用于回购,共有2212家上市公司可进行回购,总金额达3.49万亿元。若现金占比高的公司进行回购,3.49万亿的回购金额对于46万亿总市值的A股提振效应明显。
三类行业或受益于新规
有分析人士表示,新规实施后有三类行业可能值得关注:其一是银行、家电、食品饮料等行业,上述行业盈利稳定性较高,估值较低的优势已经开始体现。其二,一些历史分红较稳定或是未来分红预期较强的品种应予以关注,如银行、煤炭、钢铁、公用事业及部分消费品行业的龙头公司。其三,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无风险收益率整体易上难下,受益于资产端当期配置的长期限资产收益率提升的保险板块也值得重点关注。
中金公司通过分析2005年以来公司回购行为与市场表现的关系,发现在市场筑底过程中通常股份回购会加速,同时在市场底部区域达到峰值。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回购对相关公司股价的推动作用各异。例如,自9月6日公布大额回购方案以来,陕西煤业股价一路走高。截至10月8日收盘,股价收于8.44元/股,较回购方案发布前上涨近20%。美的集团7月发布回购预案后,股价小幅提振,一度上涨接近至50元/股(本次股份回购价格上限)左右,但随后一路走低。
回购计划能否
落实到位最关键
判断回购的“含金量”有多大主要从三个要素来判断。从投资角度看,回购只是判断公司价值的信号之一,投资者仍需注重公司的基本面研究。只有当估值低于合理价值且公司未来有比较好的发展时,公司的回购行为才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其次,公司回购的金额,和价格上限,都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回购的“诚意”到底有多大。
此外,回购计划能否真正落实到位才是最关键。记者发现,有部分公司的行动相对迟缓,预案推出几个月后仍迟迟不见动静。(杨欣)
-
深交所发布增持及回购公告格式 支持市场增持回购行为
《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份计划及实施情况公告格式》适用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大股东、董监高等主体自愿性披露增持股份计划的情形,基于信息披露完整性和持续披露原则,从计划增持主体基本情况、增持计划主要内容、增持计划实施风险、增持计划实施情况四个方面对相关信息披露作出具体要求。2018-10-13 10:47:28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