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刘诗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内蒙古河套灌区与江西千金陂灌溉工程4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0届执理会全体会议上,成功入选2019年度(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19处,成为拥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灌溉效益最突出、分布范围最广泛的国家。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有2000多年的引黄灌溉历史,灌溉面积达1020万亩,是黄河多沙河流引水灌溉的典范,也是全国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
千金陂灌溉工程位于江西省抚州市抚河干流上,是一个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长江中游典型的具有灌溉、水运、排涝、防洪等多方面功能的大型围区水利工程。
此次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伊朗、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美国等6个国家的17处工程。
国际灌排委员会成立于1950年,是以国际灌溉、排水及防洪前沿科技交流及应用推广为宗旨的专业类国际组织,成员包括74个国家和地区委员会,覆盖了全球95%的灌溉面积。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专业型世界遗产,由国际灌排委员会于2014年设立,旨在保护、挖掘和推广具有历史价值的可持续灌溉工程及其科学经验,每年申报评选公布一批。在已公布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全球有91处古代灌溉工程被收录,我国都江堰、灵渠等19处灌溉工程名列其中。
国际灌排委员会荣誉主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专家高占义表示,中国是灌溉大国,也是灌溉古国。灌溉工程遗产不仅是工程效益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呈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科学与技术精神,为人们生动再现过去的历史。
业内专家指出,延续至今的灌溉工程遗产是生态水利工程的经典范例,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申报与可持续保护利用为契机,深入挖掘并向世界展现中国灌溉历史文化,研究总结其科学技术、文化价值及管理经验,对助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