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12月14日

一方面是银行业净利润增速逐步下降、不良资产包袱压力日重,另一方面是金融改革如火如荼、互联网金融战场上“鼓角争鸣”……随着中国经济走入“新常态”,中国庞大的银行系统也面临着新挑战,叠加互联网金融的来势汹汹,银行正逐步走出“躺着也赚钱”的黄金10年。如何看待这一新挑战?股份制银行该如何应对?
经济持续下行,原来利润高到“不好意思说”的银行业也难掩颓势。一季度净利润增速降至个位数、不良贷款被认为是吞噬银行盈利的头号病毒。
   数据显示,五大国有银行净利同比增幅全部都降到了2%以下,且大部分上市银行的不良率较上年末继续上升,中国银行净利润增幅仅为1.21%。此外,一季度末,五大行不良贷款激增501.49亿元,几乎是去年一季度的两倍。在不少银行家看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金融脱媒的趋势,银行“躺着也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增速放缓不良双升将成为“新常态”,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更要求传统银行转变经营模式以图自救。[点击详细]
增速“探底”“新常态”该如何应对?

银行业盈利驶入低速“换挡期”

根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上市银行一季报,五大行净利润均回落至1%至2%的区间、不良率则均突破1%。即使是过去高利润增长的股份制银行,增速也纷纷回落到15%以下甚至是5%以下。银行业盈利驶入低速换挡期。[点击详细]

着眼“金融全产业链”应对银行业变革

作为一名在香港市场耕耘逾八年多金融人,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对利率市场化并不陌生。“利率市场化确实意味着银行业高投放、高利差的突飞猛进的黄金10年已经过去了。但金融市场创新、深度发展的10年正在到来,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金融业演进的规律看,眼前银行业面临的状态是正常的,这也正是我国商业银行转型调整的重要时机。”刘晓春说。
  浙商银行看来,从过去单纯地发挥“融资”功能转向能够提供“投资”服务,向“投行”角色转变,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方案。同时,还要从单纯持有资产向以交易管理资产为主转变,如撮合交易、代客管理等。[点击详细]

不良“纠缠”资产质量如何控制?

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7个季度上升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的脚步完全停不下来。银监会披露的监管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825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1399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39%,较上季度末上升0.15个百分点。统计后发现,这已经从2013年二季度开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第七个季度出现攀升。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信用风险扩散蔓延有所加快,风险呈行业、地区、区域性的扩散趋势。[点击详细]

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不良贷款

专家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完善更加灵活的不良贷款核销自主权及配套的税收政策,创造有利于维护金融债权、化解不良贷款的法律环境,提高不良贷款处置的规模和效率。
  对此,刘晓春开出的药方是以“更加灵活的市场经营方式来处理不良”。他认为,清收处置、打包出售都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创新处置方式。“不良资产也是一种资产。我们面对它时,要更多地运用经营资产的主动思维,而非处理问题的被动态度。”[点击详细]

互联网+“潮起”传统金融如何迎浪而上?

传统银行致力于“大象”转身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汹汹势头,撕开了传统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一道口子。叠加不良“双升”、存款流失等多重现状,银行逐渐告别躺着赚钱的时代。
  面对阵痛,众多传统银行纷纷放下“傲娇”身段,进驻“风景这边独好”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目前,五大行都已将互联网金融提升至战略地位。“行业大佬”与“互联网金融新贵”的矛盾统一,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奇特形象。[点击详细]

“产品为王”战略发力“互联网+”

在竞逐“互联网+”风口大潮中,蚂蚁金服、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自不必说,传统的商业银行也积极响应。民生、浙商等银行先后推出了直销银”;3月工行发布了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万科直接在其互联网平台上卖起了房。
  “互联网金融落本质是金融,互联网只是工具和渠道。商业银行该抛弃‘一品包天下’的观念,细分市场和客户。”刘晓春说。
  然而,在这片“既红又蓝”的竞争海域,传统银行实际上是苦苦追赶的落后者,要想实现“弯道超车”,杀出一片新天地,考验其实才刚刚开始。[点击详细]

【责任编辑】闫雨昕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