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荣誉出品  
花旗天价账单岂有此“理” 报备怎成乱收费托辞
花旗证实已报备账单天价收费 客户仍不予认可
  花旗银行客户王岩为做财产证明,到银行打印自开户以来47个月的对账单,竟被要求收费4700元,交涉后,对共计96页的对账单少收了500元,折合每页收费约44元。王岩认为花旗银行的收费纯属霸王条款,遂一纸诉状将花旗银行告上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花旗银行坚称,对账单打印费合理有据,收费标准已向银监会报备,符合法律程序。 …[详细]
      天价收费理由欠支撑
  【被诉后两次降价】花旗银行在接受采访时称,高收费是想鼓励客户使用网上银行以及出于环保考虑。但被诉后,花旗针对该项目收费标准进行两次降价:自今年3月8日起,对普通客户12个月以上纸质对账单每份100元,1000元封顶;自今年4月1日起,对普通客户免费提供12个月内纸质月结对账单,而12个月以上的对账单每份收取30元,每份即一个月的账单,300元封顶 ...[详细]

        【“打折”无依据】客户的账单情况,银行有义务也有责任提供。即便是你“每月都为客户提供免费对账单”,客户打印96张账单是“额外”要求,那也理应秉持低收费的原则,何以每张就收费近44元?另外,既然按银行规定收费是4700元,何以又实际收了4200元,这个“打折”依据的是什么标准? …[详细]
  【报备不能说明收费标准合理合法】无论从公序良俗的角度看,还是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看,花旗银行“天价A4纸”,实际构成了对消费者财产权的侵犯。而银行收费标准向银监会报备,只是一种业务流程和制度,并不能说明所设收费标准是合理合法的。 …[详细]
      银行乱收费屡禁不止
  【银行收费高于成本近十倍】为何银行各种收费屡禁不止?银行给出的答案是要付给央行小额支付系统的成本费用。但其实,商业银行的定价与成本价相差甚远。以1万元同城跨行转账为例,商业银行付给央行支付系统的费用仅为5.5元,而向顾客收取的费用最高达50元,相差近10倍。 …[详细]
  【银行收费越看越像“雾里看花”】由于银行服务项目繁多,在大厅显眼处张贴公布的多是客户使用较多的收费项目,很多“隐性”收费依然没有“揭开面纱”。

        1、看不懂的短信提醒费 有报道称,银行短信提醒费的成本每月最多0.1元—0.2元,但诸多银行往往要收取用户每月1元—4元不等的费用,利润高达10倍—40倍。

        2、理不顺的账户管理费 一些客户的存款就像变戏法般变成了“负数”,600元存款该得到的利息不但没有了,还“顺理成章”地变成了银行的无本利润。

        3、说不明的理财产品费 挑选银行理财产品时,最吸引眼球的恐怕是那些高预期收益率了,但很多投资者却忽略了:每一款理财产品银行都要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甚至没收超额收益。

        4、算不清的信用卡罚息费 银行信用卡条款中解释:“免息还款期”指在持卡人于到期还款日(含)前偿还全部应还款额的前提下,可享受免息待遇的消费交易的银行记账日至还款日之间的时间。注意,只有全额还款才能享受免息还款期,而非全额还款则会被银行罚息。 …[详细]
      利剑出击整治银行收费乱象
  【明码标价远远不够】政府定价、指导价范围太窄,而在市场调节价方面,给予银行的自由调节空间过大。消费者在服务价格制定方面基本没有话语权。在此基础上,想靠“明码标价”规范银行乱收费的作用恐怕也极其有限。 …[详细]
  【单方设定服务价格局面亟须打破】正是由于市场竞争的不充分,使得一方面银行拥有绝对的定价权,另一方面消费者难以维护自身的权益。银行服务具有较强的公众色彩,所以在银行服务定价方面,应该履行必要的价格听证程序。...[详细]

        【莫让金融消费维权成监管真空地带】一方面,因为我国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官办”,所以金融消费维权类似于“民告官”,消费者往往选择忍气吞声,吃个哑巴亏。另一方面则是在技术层面,金融领域知识较为专业,不像买菜、买衣服谁都能说上几句,一般消费者受制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和高昂的维权成本,而放弃投诉和维权。 …[详细]
投票与调查

 
扩展阅读
话中音
  要制止银行“乱收费”,关键还是要打破银行的垄断地位,并且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款对银行的乱收费进行限制,单靠银行公示收费价格,还不是完全的公开透明。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
  征求意见稿并不能解决社会公众长期质疑的银行收费乱象;所谓“报告”“明码标价”反而从法律上为银行收费打开绿灯,为收费合法化提供依据。
著名公益维权律师董正伟
  考虑到中国现有金融市场特有状况,应当对市场调节价范围进行必要限制,制定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应更多向金融消费者倾斜,而不是向银行倾斜。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
  在既有借贷利差和以国有银行为主的固有体制下,国内银行“躺着都能赚钱”,其总体盈利能力更是普通实体企业所无法企及的。再加上近年来银行不断推出的收费业务,社会盈利积累更多向金融中介领域倾斜,实体企业正在沦为“银行业的打工者”。长此以往,银行业将成为其他经济部门的“吸血机”,阻滞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