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1超日债宣布因无法按期支付利息成为国内首例违约债券。10月,*ST超日的重整计划带来转机。*ST超日坚持20%的受偿比例,普通债权人明确要求上提。这场兑付危机即将迎来关键时点,但对于重组条款的争论和各方利益的拉锯却仍在进行。手握47亿元的普通债权组每上调1个点,意味着未来的重组方要多掏4700万元现金。一场围绕超日重组博弈局在进行最后的角力,*ST超日能否重组成功,答案即将破晓。
10月23日,*ST超日重整计划若不能获得债权人会议通过,则几乎等于宣布了*ST超日破产清算并退市。尽管协鑫集团表态,重整计划已对各方利益做了最大兼顾但直至债权人会议召开的头一天,分歧仍然存在。“支持重组,但不支持偿付比例”的声音在普通债权人中迅速蔓延。根据相关法规,已连续三年亏损的*ST超日必须在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重整,否则*ST超日将直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如果重组方案没有通过,按照规定需要出台第二套方案,但是目前包括协鑫在内的9家重组方,并没有准备第二套重组方案。[点击详细]
利益各方的暗战

重整投资人身份耐人寻味

除焦点江苏协鑫外,参与超日重整投资还有8位投资人,其信息却在公告中被一笔带过。查阅诸多资料,可知8位投资人大部分是突击设立或突击增资的有限合伙基金,显然系为参与*ST超日重整而来;其背后控制人涉及各种身份——西安国家航空产业基金、上海久阳投资集团、上海中璞、东富投资,以及一系列自然人,设立时间或增资时间大多在2014年8月、9月。最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投资者之一的上海韬祥投资管理中心,据查其设立股东为上海中民银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中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其背后则是8月刚揭牌的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点击详细]

难有上调比例具体措施

目前超日管理人和协鑫方面表示都没有上调比例的具体举措。超日重整案投资人不只是协鑫集团下属的江苏协鑫一家,还包括了嘉兴长元、上海安波、北京启明和上海韬祥等8方。偿债资金只是承担一部分,另外8方财务投资者则是债务清偿和恢复生产经营资金的支持方,要上调受偿比例,就得8家公司一致同意。普通债权组总计涉及债权47亿元。每上调1个点,意味着未来的重组方要多掏4700万元现金。缺少巨额现金和8家公司的利益分配将成为上调偿付比例的掣肘。[点击详细]

前途未卜的超日

“壳”的价值

*ST超日的“壳”无疑是重组方愿意帮助其偿还债务、恢复经营的先决条件。A股市场借“壳”上市的公司屡见不鲜,而*ST超日“壳”的价值究竟还有多少?但根据相关法规,已连续三年亏损的*ST超日必须在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重整),才能保住“壳”。换言之,在未来两个月内,一旦*ST超日无法完成重整,便会失去“壳”,即丧失其在重组方眼中的价值。[点击详细]

“组”的矛盾

重组方案充分考虑了11日超日债权人的利益,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以及重组方之一上海久阳投资管理中心同时发出《保函》,两家公司将合计在8.8亿元额度范围内为11超日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11超日债本息将全额受偿。反对重组方案的普通债权人认为,11超日债持有人的这种做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一旦重组成功,重组方将赚得盆满钵满,等于用14.6亿元现金,获得16.8亿股股份,投资成本仅为0.87元每股。一方面普通债权人想要阻止重组方案通过,另一方面则是11超日债持有人极力推进重组方案获得通过,双方的分歧和矛盾也就此产生。[点击详细]

资本市场的一课

违约案的反思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公募债券违约第一案,*ST超日的偿付危机给中国资本市场上了很重要的一课,那就是无论是股权、债权还是政府监管都是有边界的,所谓刚性兑付也好,政府出面也罢,都不是万能的。中国金融市场一直以来都有着这样那样的怪圈,股票从不退市、债券从不违约、政府从来兜底。但在这样一场危机困局中,一切都出现了变数,无论是股权还是债权都要自担风险,监管也只是从中协调,这是这场风波留给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宝贵经验。[点击详细]

依法治国的试金石

守约和违约都是经济行为中自然发生的两种状态,不能因政府等人为埋单,造成债券市场的虚假繁荣,也不能刻意鼓励违约来显示对刚性兑付的打破。以这样的标准衡量,中国金融市场距离“依法治市”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闹得沸沸扬扬的超日债风波,恰可成为依法治国的试金石。政府究竟是为超日行政兜底还是内部重组协调,谜底即将截开。[点击详细]

【责任编辑】刘绪尧
从超日债看刚性兑付的底线

从超日债看刚性兑付的底线

从超日本次破产重整中,我们可以推测监管部门力保公开发行债券刚性兑付的底线,甚至也可进一步推测,华锐风电、中科云网所发行的公司债,如果兑付时散户持有量较高,也有可能采取类似处理方法。[点击详细]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