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外迁,媒体自以为是的主意?

关于央企总部“离京”争论近年来屡有发酵,但往往都只停留在“传闻”层面,或者说是部分媒体人一厢情愿的解读,现实情况是央企根本“迁不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近日在回应这类说法时称“不会用行政手段解决,将尊重企业意愿”。但现实是,对央企来说,留在北京是最优的企业决策,能在北京占据一席之地,恐怕是央企目前最普遍的“意愿”。

  

扎根在京的央企总部不愿意迁出北京,一方面是北京地方不愿放弃这些央企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央企本身有着难以割舍的行政依赖。央企总部往哪走,背后是政府与市场复杂关系的一个缩影。央企往往给人以“一半是政府、一半是企业”的感觉,历来央企比照政府设立机构,行政等级森严,央企既是小政府,更是小社会。这么多央企将总部设在北京,近水楼台,无论是参加重要会议还是获知政策信息,央企都有相当的便利。央企总部放在北京,在物资采购、工程承包、职务安排、资金运作方面,也方便央企与行政主管部门之间”暗通款曲“。这种行政优势,是蹩于地方的企业无法比拟的。行政优势可以转化为市场乃至财政惠利,从而使京城央企更具市场竞争力。

  

此外,央企在京,大多数中高管都享受着首都市民的“特权”---拿到一本北京户口,而一旦拥有北京户口,央企员工的子女要比其他地方的学生们更容易踏入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大门。独生子女时代,还有比子女教育更让人焦虑忧心的事吗?央企在京,这种攸关下一代的特权即可保留。为了孩子,央企也不会轻易离京。

  

因此,如果坐等央企主动迁出北京,就好比看到有人主动放弃北京户口一样,对央企来说,坚守北上广不是虚荣,而是务实。因为央企本身存在的“权力接亲”的问题,可以想象,如果仅仅指望央企自发的市场行为,外迁无异于异想天开。

总部外迁或许能倒逼央企改革

但换一个角度思考,央企总部撤离首都,这有利于真正意义上“政企分开”,让央企身上少些官僚和官气,也让央企去“行政化”色彩,真正实现市场化经营。央企总部外迁,并非只是为北京减少人口的权益之计,同时也可能成为推动“央企”改革的一步先手棋。在过去十几年里,央企通过“行政兼并”也好,市场兼并也罢,形成了一个个经济上的“航空母舰”。只是“大”未必强,“多”未必好。一些央企成了挤压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庞然大物”。在新一轮改革中,不动“央企”,就无所谓改革,而“动央企”,又谈何容易?

  

其实央企总部撤离北京的建议,早有学者提出,北京不仅是政治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经济资源最集中的地方,说明中国离市场化还很远,权力对资源的配置还是非常强的,市场还没有成为完全主体,在广被诟病的“跑部钱进”之风中,除各个国家部委之外,央企亦成为地方重点攻关对象,央企分散地方,有利打破权力对于经济的干预,加强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试想一下,如果央企真的离了北京就不能生存,那么这些企业真正的竞争硬实力又会有多强呢?

  

央企总部搬离北京,对解轻人口压力、降低北京房价、缓解市区拥堵等能否起到立杆见影的作用,还不好说,但央企总部外迁,对于区域经济起到的带动作用却是十分明显,央企依靠其雄厚的实力,巨大的投资能力,对平衡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对中西部的振兴,作用都不可小觑。当然,北京一方面集中过多的中央机关、央企、高校,霸占众多资源,一边又嫌人多,好事占全,似不现实。资源分散了,人们自然追逐他方,北京的这些问题当然有可能迎刃而解,央企总部外迁也许就能起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龙头”作用。

  
编后语

用《上海金融报》的评论来说,央企总部普遍不愿意迁离北京,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观念上仍然希望继续充当“官商”角色,仍渴望继续脚踩“计划”和“市场”两只船。央企总部离京,也许只不过是舆论场自以为是解决某一问题的主意,但从均衡配置社会资源这个角度来说,让一部分央企总部迁出北京,未 必不是倒逼其改革的一个好主意。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