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客锐发现:扫描“世界品质地图”
-
吴晓波:为何要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回来?
理性消费的中产阶级很难被忽悠,也不容易被广告打动,他们当然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不过他们更是“性能偏好者”,是一群愿意为新技术和新体验埋单的人。这一类型消费者的出现,实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转捩点。
2015-05-22 -
刘楠:中产阶级“海外购”风起云涌
整个中产阶级消费正在升级。他们在购买的过程中越来越买不到让自己满意的产品,对海外采购婴幼儿产品的需求非常强烈,而市场上没有哪一家电商可以真正服务好这波人。卖进口商品并不是我们真正的胜利,未来要帮助整个产业升级。
2015-05-22 -
一张妈妈眼中的“世界奶粉地图”
国内奶制品牌频频爆出的各种质量问题让很多中国父母失去信心,奶源地成为大家选择洋奶粉的关键因素。“世界奶粉地图”虽然带有感情色彩,但也充分表达了大家对欧洲奶粉品质的信任和认可。
2015-05-22
思客锐观点:制胜关键不在价格
-
吴晓波:“价廉物美”的时代可以结束了
所谓的“价廉物美”,作为广告概念是可以存在的,甚至作为阶段性的促销攻击策略,也是值得尝试的,但它不应再是“中国制造”的绝杀神技,更不可能把“中国制造”带到一个新的升级层次。
2015-05-22 -
石述思:制造业转型需要“手品之美”
中国制造需要的不仅是勉强满足的视觉审美,更需要的是用手可感知的细节美和内涵美。摒弃低端制造,以技术创新为依托,打造高颜值、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品牌是中国制造转型的必经之路。
2015-05-20 -
陈春花:淘汰你的不是技术,而是顾客
企业需要把顾客价值作为核心逻辑,消费者在变,环境在变,顾客的价值不变。所有商业模式的成功完全取决于这个组织能不能建立一个顾客价值的核心逻辑,如果能,你就可以胜任这个时代,所有的机会都是你的。
2015-05-20
思客大咖说:品质助力制造升级
-
欧阳斌:质量是加法,品牌才是乘法
除了技术、产品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企业也要重视心理层面、没法推理、只凭感觉的东西。品牌不是技术层面的事情,是心理层面的事情。而这一层面的东西,往往决定企业的生死。
2015-05-20 -
李光斗:“中国制造”需要“工匠精神”
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的核心不是去“制造”什么,而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心态”,而这种精神正是当下中国制造所需要的。
2015-05-20
-
新经济跨界谈
2014-12-17 -
中新经济合作与机遇展望
2015-02-12 -
纵论天下:变革中的世界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