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宛如一部历史大片。其中,内地是“主角”,香港的“戏份”也很重,两地都在“故事线”的推进中演绎出各自的精彩。在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上,回首两地携手同行而共同铸就的辉煌,人们发现历史的主线、感受时代的脉搏,找寻到国家和香港持续发展繁荣的启示,又涌动起新的期许和希望。
10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
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近日获批成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并即将挂牌。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对此表示祝贺。他表示,这有助于带动澳门新一代的创新创业精神,激发社会活力,为澳门特区融入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发展大局发挥积极作用。
9月23日7时,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首班列车G5736次从香港西九龙站发车,前往深圳北站,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广深港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室、澳门基金会及思路智库于2018年6月6日-7日,在澳门共同主办2018“一带一路”与澳门发展国际研讨会。
“要实现梦想,就要去内地闯一闯。”近些年,香港青年群体中掀起一股“内地热”,北上内地交流、实习、工作、创业成为一种新潮流,今年尤为热络。
由香港菁英会、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港漂圈等主办的首届“创新香港——国际人才嘉年华”2018年4月28日在香港揭幕。活动通过举行招聘会、论坛、工作坊等,致力打造由香港驱动、惠及大湾区的可持续创新人才生态圈。
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6月29日至7月1日莅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视察。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这支现代化威武文明之师,是“一国两制”的忠实执行者和捍卫者,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香港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24小时无人便利店、智能3D食品打印、无人机送餐、无现金支付平台……多项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成果2017年9月7日在香港“亚太创新峰会”现场展示,体现香港打造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
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中资企业代表近日在香港接受中央媒体和重点新闻网站集体采访,畅谈企业在港发展历程、未来规划以及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期许。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016年11月7日上午经表决,全票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
2016年10月10日至12日,李克强总理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视察并出席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相关活动。这是李克强第一次踏上澳门这片热土。
张德江表示,中央对香港非常关心,希望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升竞争力,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实现新的发展,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继续发挥独特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自贸区和“一带一路”两大战略引擎的共同驱动下,在“十三五”规划的推动下,广东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粤港澳经济社会发展将稳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台湾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正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与此同时,“一国两制”的独有优势,以及国家给予的优惠和国家高速发展带来的动力,正为香港和澳门的年青一代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朝着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稳步迈进,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祖国大陆,正成为台湾和港澳青年“创客”们茁壮成长的沃土。
在自贸区和“一带一路”两大战略引擎的共同驱动下,广东将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粤港澳经济社会发展将稳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香港基本法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法律体现,是依法治港的法律基石,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法律保障。2015年是香港基本法颁布25周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中央网信办传播局的指导下,新华网特推出本专题,敬请关注。
“2017,一定要得”——香港特区政府22日公布《行政长官普选办法公众咨询报告及方案》,为香港政制长远发展向前跨出了坚实一步。作为本届特区政府最重要的施政目标,推动落实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也是整个香港社会目前最为热切的期盼。
众多专家表示:白皮书厘清“一国两制”下中央权力与特区权力的关系,十分及时,影响深远。
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通过香港融资,香港已设立绿色债券资助计划。
"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大把机会",年轻人要把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