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者,兵器也。2020年,全球军事冲突不止,社会矛盾频现,恐怖主义作祟……但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全面遏制的情况下,国际社会的首要任务,必须是携手合作、共同抗疫。
文/徐跃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同时,强权政治、冷战思维借“疫”还魂,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横行,全球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一些地区甚至爆发了军事冲突。但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全面遏制的情况下,国际社会的首要任务,必须是携手合作、共同抗疫。
中东:战争阴霾笼罩
2020年伊始,美军1月3日动用无人机采取“定点清除”方式,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刺杀。1月8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向驻有美军的两个伊拉克军事基地发射导弹以作回应。然而,针对伊朗重点目标的刺杀行动并未停止。
11月27日,伊朗高级核物理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在德黑兰遇袭身亡,这是年内伊遭受的第二次刺杀行动。伊朗指责以色列和美国策划了此次暗杀,并扬言予以报复。有分析认为,2021年1月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如果对伊朗政策不做出重大调整,双方刺杀与报复行动将不会终止。若此形势持续下去,不排除将美伊引向战争边缘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针对巴以问题抛出了“中东和平新计划”。在美国的穿梭外交斡旋下,以色列外交突破“势如破竹”,与阿拉伯世界部分国家的关系实现缓和正常化,而巴勒斯坦问题在整个中东格局中则被进一步边缘化。似可预见,未来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将退居次要位置,中东地区将分化为两大阵营:一是伊朗及其支持者,二是反对伊朗的势力阵营。
纳卡:小国搅动大国
9月27日,位于南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爆发自2016年以来最严重冲突,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率先攻击对方。随后,双方均宣布实施军事动员令,两国进入全面战争状态。虽然在相关国家调解下双方三次达成停火协议,但停火协议屡屡被双方新一轮冲突破坏。截至11月9日,冲突已导致双方合计5000余人死亡、近万人受伤。
在俄罗斯的斡旋下,三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纳卡地区自11月10日起完全停火,双方军队停留在各自阵地,而俄将派遣维和人员进驻纳卡。但是,由于纳卡地位悬而未决,引爆高加索地区“火药桶”的引信并未被拔除。
此次纳卡地区重燃战火,不仅是亚阿两国关于领土的争夺,还折射出域外及地区大国博弈的影子。美法两国作为两个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成员对解决纳卡冲突贡献不大,为纳卡地区今后局势走向埋下伏笔。相反,俄罗斯不仅促成了停火,且是唯一派遣维和部队进驻纳卡地区的国家。从这一点看,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依然拥有很强的影响力。另外,土耳其也借助介入纳卡冲突的时机,为自己争夺地区话语权,提升了在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
欧洲:恐怖主义兴风作浪
不仅疫“云”难散,欧洲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不减,恐袭事件频发。
《2020欧盟恐怖主义形势和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法国恐袭风险持续走高,仅10月就发生3起恐袭案件,导致4人死亡、多人受伤。
9月25日,法国《查理周刊》位于巴黎十一区的原社址发生持刀袭击事件,两名纪录片制作公司雇员受伤。
10月16日,位于巴黎西北郊的孔夫朗-圣奥诺里讷市街头发生持刀袭击事件,当地中学历史教师萨米埃尔·帕蒂遇害。袭击者随后在不远处因拒捕而被警方开枪击毙。
事发当晚,马克龙前往遇害教师所在学校,谴责这起“恐怖袭击”事件。马克龙10月20日前往巴黎市郊视察时说:“我们的公民期望(政府采取)行动,这些行动将升级强化。”
但就在帕蒂遇害不到两周,尼斯市一座教堂又发生持刀袭击,3人死亡。同一天,警方在另一座南部城市阿维尼翁附近打死一名涉嫌用手枪威胁行人的男子。
为加强欧盟反恐能力,欧盟最新公布的《欧盟安全联盟战略2020~2025》将反恐作为重点任务之一。
美国:撕裂的社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已成为全球重灾区,新冠病毒累计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都高居第一。
而在大选年背景下,美国社会被重重矛盾裹挟:种族冲突、政治极化、社会动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失控,更折射出一个日益撕裂和混乱的美国。
2020年,美国发生多起针对黑人的种族歧视致人死亡案,导致美国内抗议示威和暴力活动不断升级。尤其是5月25日,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在明尼苏达州遭警察跪压颈部致死,触发全美多地及全球多个城市的大规模反种族歧视和暴力执法抗议示威,并伴随发生系列打砸抢烧和枪击伤亡,纽约、费城、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亚特兰大等城市实施宵禁政策应对复杂局面,美国社会因种族矛盾撕扯的伤痕恐将进一步加深。
美国社会深度撕裂的背后,是多年来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不平等不公正问题突出、系统性种族歧视根深蒂固、基于身份认同的极端情绪弥漫等重重矛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这些“功能失调”更加严重,地域、社会、种族、性别等层面的裂痕日益加深。
在政治极化、政策民粹化以及政客的刻意煽动下,美国社会的撕裂有愈演愈烈之势,种族、阶层对立情绪严重。法国《快报》周刊网站说:“美国目前的氛围就像一个火药桶。”
(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
来源:2020年12月23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