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莫桑比克时任总统希萨诺的密切交往中,我深切感受到希萨诺和莫桑比克老一代领导人对中国的深厚感情。
陈笃庆
2000年9月,我出任驻莫桑比克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在3年半的任期内,我与莫桑比克时任总统希萨诺来往密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这些接触中,我深切感受到希萨诺和莫桑比克老一代领导人对中国的深厚感情。以莫桑比克原国防部长为代表的老战士们至今还能哼唱歌曲《东方红》,这是他们当年在坦桑尼亚的纳钦圭基地跟中国军事顾问学的。至今,我和希萨诺相处的美好时刻仍历历在目。
见证中莫友谊
2001年7月1日,希萨诺专门邀请我和使馆主要成员到总统府座谈,对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7月1日正好是星期天,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大多休息。希萨诺见到我们,亲自把椅子搬到沙发旁,大家围成一个圈,愉快地聊了起来。
他深情地表示,无论是在莫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还是独立后争取自主发展的道路上,中方始终给予莫宝贵支持和无私帮助,莫谨记于心。中莫两国人民是兄弟,是一家人。他和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对中国共产党很敬重,祝愿中国共产党领导兄弟般的中国人民在建设国家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和使馆的同志深受感动,衷心感谢希萨诺对我党的诚挚祝贺。
记得有一年在中方承建的一批住房竣工时,希萨诺率领莫议会议长、最高法院院长、政府各部部长和军队的高级将领一起视察了工地。我和经商参赞全程陪同。
希萨诺仔细查看每一套住房,不停叮嘱将要入住的军官们一定要爱护房产和房内的设施,珍惜中方工程技术人员的辛勤劳动成果。看完住宅,希萨诺又带领所有人参观了中方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临时住所。当时只有专家组组长是单人间,其他人员都是双人或四人一间,而且所有房子和床铺都是技术人员自己搭建的。然后,他又饶有兴趣地带领大家看了中国技术人员自己种的菜地。看到这里,希萨诺对大家说:“你们现在明白为什么中国援建的项目造价低了吧?”随行的莫桑比克高级官员纷纷点头。
为支持莫政府筹备2003年举行的第二届非洲联盟首脑会议,中国政府决定以无息贷款的方式为莫建设一座会议中心大厦。对此项工程,希萨诺十分关心,指示莫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在施工过程中,他曾亲临现场指导。两国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密切的合作,从工程立项、考察、整理场地直至完全建成,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创造了莫桑比克工程史上的奇迹。会议大厅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设748个座位,音响效果上佳,在会议厅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清楚听到主席台上的发言。一开始有些莫桑比克人对工程能否如期完工持怀疑态度,但在事实面前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会议中心在非洲联盟首脑会议前夕顺利落成剪彩。希萨诺特别高兴,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盛赞两国的友谊,真诚感谢中国政府。会议中心保证了首脑会议顺利、成功举行。希萨诺在主持非盟首脑会议期间,始终兴致勃勃,精神焕发。
我与总统近距离
希萨诺经常到基层去,喜欢邀请一些外国使节随往。记得我刚到任不久,希萨诺邀请我随同他到莫桑比克中部省份视察。在炎炎烈日下,希萨诺向民众发表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演讲,介绍国家的形势,宣传政府的政策,要求大家搞好团结,努力建设国家。他还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如何防治艾滋病。民众静静地听着,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希萨诺精通许多部族的语言,与国民沟通交流没有任何障碍。可以看出,他在莫桑比克民众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希萨诺还请随行的各国大使用本国语言与民众打招呼,我就向大家说了一声“你好”。民众从未听过汉语,都觉得很新奇。莫桑比克的供应能力尚有不足,但希萨诺对视察期间随行的大使很关照,让随行的部长很羡慕。
第二届非洲联盟首脑会议一结束,希萨诺就邀请我和夫人及使馆部分外交官到距首都马普托100多千米的比兰尼海滩度假,去他家里做客。我们和总统夫妇及其家人一起用餐、聊家常、叙友情,还和总统一起参观了他家的私人果园。
去果园前,我们简单吃了点食物。我对总统夫人马塞琳娜说,请让厨师准备三条新鲜的鱼,洗好后放在一边,然后由我们来做。回来后,我和夫人拿出事先带去的生姜、酱油、料酒和糖,做了一道红烧鱼。
鱼上桌后,希萨诺先把一个鱼头装在自己的盘子里,然后问:“还有两个鱼头呢?”原来,莫桑比克的习惯和我们一样,把鱼头给尊贵的人吃、给客人吃,他也想给我装一个。我们不知道这个习惯,做好后就把两个小一点的鱼头给了厨师。
见到这个情况,我灵机一动,一语双关地说:“总统,只能有一个‘头’,不能有两个‘头’啊!”他一听就乐了,大家也都跟着笑起来。
那天的午餐,他吃得特别开心,将鱼汤和着米饭吃得精光。马塞琳娜高兴地连连表示,要派厨师到使馆学习如何做红烧鱼。
快要离任时,我提出邀请他到使馆做客。他说:“那么多外国使馆,我去你那儿,不去别人那儿,怎么办呢?”他很快就想出了好主意,说:“让你夫人出面请我夫人,我作陪,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马塞琳娜也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由于身体原因,一般是不参加对外活动的。可后来,总统夫妇还是带着几个孩子到使馆来做客了,受到使馆上上下下热情周到的招待。宾主相谈甚欢。总统还和馆员们分别照相留念。他们一家在使馆逗留了3个多小时,过得十分愉快。总统夫人说:“真可惜,我刚跟你们熟了,你们又要走了。”
情谊长存
2004年4月初,希萨诺总统再次对中国进行访问,我全程陪同。他这次访问既是为了深化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也是一次告别旅行,为了向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对他就任总统18年来所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虽然莫桑比克人民和解放阵线党的很多人仍然希望希萨诺继续领导国家,但他决意效仿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等,不再连任。对希萨诺的高风亮节,我从内心感到钦佩。访问在上海结束,我利用这个机会向他正式辞行,完成了我在莫桑比克的任期。
希萨诺实际上是退而不休。他在卸任后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为非洲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到处奔走。联合国秘书长和非盟委托他为马达加斯加以及西撒哈拉的事务进行斡旋。
2010年,希萨诺来北京参加世界气象大会,我和夫人专程去他下榻的酒店看望他,互致问候。此后他又多次访华,只要方便我都会去拜访。2019年4月,中国成立了中非研究院,希萨诺出任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主席,继续他促进中非了解和友谊的事业。
(作者曾先后任中国驻莫桑比克、东帝汶、巴西等国大使)

来源:2021年1月13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