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11 月15 日,割胶工在泰国庄他武里府的一座橡胶园内割胶
厦门至宋卡航线的开通,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亚半岛国家向海岛国家的连接过渡具有特殊的意义。
田霖
2020年12月2日,隶属于泰国宏海箱运公司的“宏秀”轮从泰国宋卡港驶出,在厦门港停靠8小时、装载300个标箱的机械、电器、衣物等商品后,继续驶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国家港口,途经柬埔寨西哈努克港、越南海防港等,最终抵达泰国宋卡港。这标志着厦门港至泰国宋卡港的航线正式开通。
这条航线共投入3艘船只运营,是一条周班航线,也是厦门港至东南亚国家的唯一“偏港”航线。
“偏港”一般指规模较小、靠泊船只较少,且缺乏航线资源、与外界连通有限的港口。虽然宋卡港年吞吐量不足200万吨,只有约20万标箱,不到厦门港的2%,但它作为泰国湾西海岸最大的港口和泰国南部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未来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中泰两国航运合作从国际深水大港向“偏港”延伸,显示出“一带一路”倡议开始从“大写意”向“工笔画”的方向发展。而且,厦门至宋卡航线的开通,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亚半岛国家向海岛国家的连接过渡,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泰南最大的国贸港口
宋卡府位于泰国南部,南邻马来西亚,东临泰国湾,是泰南的交通、经贸和文化中心。宋卡港就位于宋卡府北部的宋卡湖入海口处。开辟这一港口,最初是为了方便泰国南部的商品,尤其是橡胶、棕榈油、海产品出口国外,同时也向泰南地区提供外国进口商品,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贸易。
宋卡港开辟计划于1959年由泰国内阁提出,最终于1988年建成。与曼谷港、林查班港等泰国大型港口相比,宋卡港规模不大,吞吐量不高,但这座“偏港”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却有着重要的价值。
比如在橡胶出口方面,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2019年橡胶产量占全球的35%,而产量最大的地区都集中于泰国南部,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左右。橡胶种植和相关产业占到泰南地区GDP的20%以上,在当地经济产业中地位举足轻重。每年泰南地区橡胶原材料及橡胶制品出口价值超过2000亿泰铢,超过当地出口总值的50%。
中国是全球橡胶原材料需求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需求约400万吨,其中70%以上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橡胶原材料从宋卡港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厦门至宋卡港航线开通后,能够降低中泰橡胶进出口的运输成本,提升供求匹配的精确度,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和经济循环。
进出口不平衡有望缓解
由于宋卡港是一座“偏港”,航线资源较为有限,港口相关配套设施承载力不足,大量货物不得不选择其他港口或其他通道向国外出口。
仍以橡胶为例,泰国南部每年有40%~50%的出口橡胶及其他货物,需经陆路转运至泰马边境的沙道关口,再从马来西亚的槟城港运往太平洋沿岸的其他目的地。同时也有一部分货物需运送至泰国东部的林查班港或曼谷港,再出口国外。
宋卡港以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进出口不平衡。泰国南部经济结构中农业生产占比最大,天然橡胶、海产制品、棕榈油等货物有较大的出口量。而当地的工业类型单一,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因生产原材料大多来自本地,进口需求不大。因此宋卡港的进口量远不及出口量,常常是船只装载空集装箱抵达港口,来装载本地出口的农业原材料,这导致航运成本上升,甚至超过了绕行马来西亚槟城港口的运费。
但随着泰国政府更为关注南部地区的发展,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项目筹备上马,为宋卡港带来了更多的进口需求。
2014年年底,宋卡府获批成为泰国首批5个边境经济特区之一,并获得投资建设泰马边境工业园,吸引大量企业入园。2016年,泰国政府在宋卡投资兴建橡胶城,吸引轮胎、医疗器械、机动车和飞机配套工业等的投资。此外,宋卡府近年来还致力于新建高速公路、铁路、口岸,以提高陆路货运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据悉,宋卡港还计划在向南40公里的乍纳区兴建“宋卡2号港口”,以增大港口的运输承载力。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以及人力物力支持,宋卡港的进口需求因此逐渐提升,进出口不平衡的问题有望缓解。
在宋卡建设过程中,泰方迫切要加强与中国的经贸联系。宋卡港开通至厦门的新航线,也为中国钢铁、建材、电器及其他产品出口宋卡开辟了新通道。
中国从2014年起,就一直是宋卡港进出口货物的第一大来源地和目的地。2018年宋卡港出口中国的货物占比达36%,而从中国进口的比例在26%左右。来自中国的船只抵达宋卡港时装载的集装箱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当地的出口需求。而“厦门-宋卡”航线开通后,每周从中国驶来的船只不仅装载着泰国当地需求的货物,还装载有300个标箱,供宋卡当地将橡胶原材料运送至中国或东南亚沿线国家,这将大大缓解宋卡港集装箱短缺的问题。
此前泰国媒体报道称,泰国2021年第一季度橡胶业、海产制品业出口订单都有所增加,然而受疫情影响,目前泰国各航运公司至少有1000个集装箱被困于美国和欧洲,导致出口商品难以准时交付。在最艰难的时刻,只有中国将所有集装箱准时发回了泰国。相信以“厦门至宋卡”为代表的中泰“偏港”新航路的开辟,一定能够帮助泰国“偏港”提升吞吐量,为当地经济贸易创造更多的价值。
巨大潜力待释放
2018年泰国政府效仿其“东部经济走廊”的投资发展模式,计划打造一条连接拉廊、春蓬、素叻他尼和洛坤四府的“南部经济走廊”,并积极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目前,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多已完成招标投资和设计规划,即将进入施工建设阶段,这其中,中国在泰国东部的投资合作也颇具规模。
相比之下,南部经济走廊所在的区域公共设施和产业基础不及东部,目前多数项目仍处于规划和设计阶段。但是,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延伸至泰南地区,“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新的着力点和连接点。
泰国南部地区共包括14个府,占泰国国土面积的13.8%,区域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8%~9%。因位于狭长的马来半岛上,南部地区像一座桥梁一样连接着泰国的中心区域和南方的马来西亚。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首都曼谷与东南亚其他经济中心建立起更加畅通的陆路贸易合作。
而在海洋运输方面,泰南地区也有巨大的潜力。该地区东西两岸分别是安达曼海和泰国湾。如果打通两岸,从印度洋至太平洋的航程将大大缩短,泰国南部也将成为东南亚地区除马六甲海峡之外的重要航运通道,甚至成为东南亚的货运中心和商贸中心。
为实现这一目标,泰国政府提出了两种方案。
第一种是开凿克拉地峡运河,让船只可以直接通行,规划的运河终点便在宋卡府。2020年1月,泰国政府成立了克拉地峡运河项目特别委员会开展可行性研究,目前已有中国企业与委员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展调研。
第二种方案则是建设半岛“陆桥”,在半岛东西两岸兴建深水港,并通过铁路、公路连接两座港口,用于转运两岸货物。该方案于2020年10月由泰国交通部提出,将在2021年进行为期1年的调研,如果获得批准预计在两年半内便可动工。无论泰国最终选择哪种方式,泰南地区都将迎来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形势下行,泰国同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中国作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对泰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泰方多次积极表态愿意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泰国4.0”发展规划的对接。
此前两国在泰国东部的投资合作已颇具规模,双方以中泰铁路为发展主线,共同促进陆上交通基础设施的联通。如今中国将合作的视线转向泰国南部,则更需要织密海上航线,在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为可能出现的海洋格局变化做好长远规划。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泰对未来的经贸合作应抱有更加谨慎和细致的态度。此前两国已在中泰高铁、泰中罗勇工业园等东部经济走廊的大型项目合作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通过“大写意”的方式搭好了中泰合作强健的骨架。而厦门至宋卡航线的开通,则代表了中泰合作的一种新模式:以“工笔画”的形式将合作延伸至更细节的层面,以着眼未来、深耕细作的态度,为中泰海洋经贸合作绘制一幅更加美好的画卷。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泰语教研室讲师)
来源:2021年2月10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3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