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10 月21 日,宁夏一家葡萄酒庄员工在酒窖内工作
在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的驱动下,宁夏贺兰山东麓成为葡萄酒产业资本的投资热土,吸引了路威酩轩、保乐力加、张裕、长城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投建葡萄园和酒庄。
《环球》杂志记者/赵倩(发自银川)
30多年前,宁夏贺兰山东麓的戈壁滩上还是风沙走石;如今,这里已是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年产葡萄酒1.3亿瓶。始于风土,忠于品质,这片土地的酒香正穿越“深巷”,以其“甘润平衡”的东方特质,丰富着世界各地葡萄酒爱好者的味蕾。
宁夏贺兰山东麓,因此改写了世界葡萄酒版图。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说过,“葡萄酒是我们最好的大使”。恰如这比喻,不断闪耀国际舞台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正成为深居西北内陆的宁夏对话世界、世界认识宁夏的一张“紫色名片”。
戈壁滩上酿美酒
西有巍峨的贺兰山遮挡风沙和寒流,东有流经的黄河提供灌溉水源,位于北纬37°?39°之间的宁夏贺兰山东麓拥有光照足、降水少、温差大、砂石土壤等最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的“风土”,也造就了葡萄酒“甘润平衡”的东方特质。
相较于山东烟台、河北昌黎等“老产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起步较晚。直至上世纪80年代,这里才陆续有企业开始投资建设葡萄园和酒庄。而且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产区缺乏知名度,生产的葡萄酒多数以卖原酒为主,葡萄酒市场里难觅宁夏品牌。
近10年来,当地加快产业转型,政府加大了对葡萄酒产业政策支持,国内葡萄酒市场不断扩大等,让宁夏贺兰山东麓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世华说,从成立全国首个省级葡萄产业发展机构,到出台全国首部保护葡萄酒产区的法律,再到制定产区列级酒庄评定管理办法,宁夏一直在对标世界一流葡萄酒产区,推动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的驱动下,宁夏贺兰山东麓成为葡萄酒产业资本的投资热土,吸引了路威酩轩、保乐力加、张裕、长城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投建葡萄园和酒庄。
烟台张裕葡萄酒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健说,贺兰山东麓具备极佳的风土条件,能为酿酒师提供风味独特的优质原料,因此建设在这里的摩塞尔十五世酒庄被公司定位为其最高端、功能最齐全的综合性葡萄酒庄园。
由法国路威酩轩集团投资的宁夏夏桐酒庄于2011年5月启动建设,2014年9月第一批起泡酒正式上市。“酒庄是集团在全球投资的第六家夏桐系列起泡酒酒庄,也是在中国的第一个葡萄酒项目,填补了国内传统法起泡葡萄酒酒庄的空白。”宁夏夏桐酒庄总经理苏龙说。
目前,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49.2万亩,占全国酿酒葡萄面积的1/4,是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建成、在建酒庄有211家,年产葡萄酒1.3亿瓶,综合产值达261亿元。
“声名鹊起”走出去
始于风土,忠于品质,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能在国内外葡萄酒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有其独特的原因。
2020年,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葡萄酒消费市场带来了严重冲击,但苏龙却带领团队在9月份就完成了酒庄全年销售任务。
苏龙说,起泡酒在中国市场还是新鲜事物,只占酒类市场1%左右的份额,为了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了解并喜爱这一酒种,他们不断研究中国消费者心理与餐饮文化,为本土的起泡酒注入中国元素。“比如这款叫‘夏桐禧’的红色酒体,瓶身是金色搭配红色,特别受婚宴市场欢迎;这款‘夏桐蜜’是粉色酒体,在常温下可以饮用,不挑场合,年轻人比较喜欢。”
“原本以为2020年会特别惨淡,因为上半年有几个月销售完全处于停滞状态,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餐饮业等开始恢复,我们的酒很快就卖了出去,这说明产品已经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苏龙说。
许多酒庄的负责人告诉《环球》杂志记者,现在国内葡萄酒消费量增速很快,随着消费群体逐渐扩大和国产酒品质不断提升,国人喝本土葡萄酒一定是趋势,以前对国产葡萄酒不屑一顾的进口酒经销商,现在有很多主动来宁夏考察或拿品牌代理。
日渐青睐宁夏葡萄酒的,不止国内消费者。从2011年宁夏的一家酒庄在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中斩获最高奖项开始,宁夏葡萄酒也开始真正登上了国际舞台。目前,宁夏已先后有50多家酒庄的上千款葡萄酒在国际葡萄酒大赛中斩获顶级大奖,葡萄酒更是远销法国、德国、比利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因如此,2013年,贺兰山东麓被编入《世界葡萄酒地图》,成为世界葡萄酒产区新板块。
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曾评价说:“作为法国人,我品尝过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看到其品质和发展潜力。宁夏葡萄酒与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品质有一比。”
“紫色名片”促开放
因为对标世界一流产区,近些年宁夏与法国的葡萄酒“缘分”越来越深。据了解,宁夏的列级酒庄制度、葡萄园种植管理、葡萄酒酿造工艺,许多都来自法国。2019年,宁夏还与法国共同建设了致力于葡萄酒人才培养的中法葡萄酒学院。
赵世华说,学院主要通过研学游和专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国内外行业人员、经销商、葡萄酒爱好者,它不仅成为传播葡萄酒文化、培养葡萄酒人才的平台,也将更好地推动中法葡萄酒产业的合作发展和葡萄酒文化的交流融合。
为了丰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口感,提升酿造工艺,近几年宁夏还先后引进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60名国际酿酒师来宁夏产区开展酿酒技术交流。
专家表示,宁夏葡萄酒产区影响力日益凸显、产业带动力持续放大、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已经成为宁夏对话世界、世界认识宁夏的一张靓丽名片。
2021年,被誉为“葡萄酒界奥斯卡”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将在宁夏举行,届时贺兰山东麓这一新兴葡萄酒产区又将以葡萄酒吸引世界目光。
当前,宁夏正努力将葡萄酒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根据当地政府编制的最新规划,到2025年,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基地规模将达到100万亩,年产优质葡萄酒24万吨(3亿瓶)以上,实现综合产值100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是亚洲最具潜力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以宁夏为代表的中国高品质葡萄酒,未来定会赢得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份额。
“我的目标是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打造成为中国葡萄酒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葡萄酒+融合发展的创新区、生态治理的示范区和‘一带一路’合作交流及宁夏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赵世华对未来信心满满。
来源:2021年2月10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3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