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8 月31 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发布会上介绍以色列首个直飞阿联酋的商业航班
孙德刚
2020年是以色列外交的“丰收之年”。从2020年8月开始,以色列分别与西亚地区的阿联酋和巴林、非洲地区的苏丹和摩洛哥、南亚地区的不丹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邦交国数量增加到接近170个。以色列外交节节胜利。
2021年,相关事态将会如何演进?
在西亚地区,阿曼最有可能同以色列建交。2018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率团访问阿曼,会见时任阿曼苏丹卡布斯和其他高级官员。2020年卡布斯去世后,海塞姆成为阿曼新任苏丹。为维持国内局势稳定和外交政策延续性,阿曼未仓促与以色列建交。但阿曼对阿联酋、巴林、苏丹和摩洛哥四个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建交表示欢迎。2021年阿曼将是以色列扩大邦交国的重点。相比之下,沙特、科威特、卡塔尔、伊拉克等国大多主张“先巴以”“后阿以”,短期内很难实现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非洲穆斯林国家是以色列外交突围的重点。以色列试图以高科技、现代农业、医疗和经济援助等吸引更多穆斯林国家与其建交。不过在北非地区,以色列面对的阻力较大,如阿尔及利亚批评摩洛哥与以色列建交,突尼斯和利比亚也强调先解决巴以问题再与以建交,以色列想取得外交突破并不容易。
与北非国家相比,西非国家与以色列建交的难度更小一些。乍得曾经承认以色列,后于1972年断交,2019年两国恢复邦交关系;毛里塔尼亚曾于1999年同以色列建交,后因以色列发动加沙战争而于2009年断交。目前,以色列正与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尔等展开磋商,以色列寻求建交突破面临的障碍是,这些国家穆斯林比例超过95%,政府亲以但民众反以。
在东非地区,吉布提、索马里和科摩罗并未在苏丹之后与以色列建交。比如吉布提总统盖莱就强调,只有巴以实现和平后才会与以建交。
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印尼、马来西亚、文莱和孟加拉国四个穆斯林国家成为以色列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在不丹同以色列建交后,印尼被寄予厚望,认为以色列会再下一城。但是2021年2月初,上述四国均表示,在巴勒斯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前,不会承认以色列。
最后,以色列试图恢复同拉美三个国家的邦交关系。1973年古巴同以色列断交;2008~2009年加沙战争后,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宣布同以色列断交。2017年,尼加拉瓜恢复与以色列邦交关系,以色列2021年瞄准了其他三个左翼国家。
总体来看,2021年以色列外交会有突破,但难以再现“建交潮”。一是因为美国拜登政府不会像特朗普政府那样为以色列“两肋插刀”,也不会为以色列扩大邦交国而动用战略资源。二是以色列在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建国、耶路撒冷等问题上持强硬立场,一些准备同以色列建交的穆斯林国家不得不回应国内民意,强调支持巴勒斯坦正义事业,纷纷按了“暂停键”,冻结同以色列外交谈判进程。三是容易建交的国家,都已在2020年实现了建交,剩下的二三十个国家要么是反以、亲巴勒斯坦的穆斯林国家,要么是反美、反西方的左翼国家,以色列外交想要再来一波“小阳春”,难度较大。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2021年2月24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