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罗马斗兽场“地宫”的神秘面纱

2024-05-17 07:22:27 来源: 《环球》杂志

 

3月27日,游客在雨后参观意大利罗马斗兽场

 

文/《环球》杂志记者 张馨文(发自罗马)

编辑/黄红华

  作为意大利地标性遗迹,罗马斗兽场的环形外墙和一排排极具特色的拱门造型已然深入人心,在社交媒体上,斗兽场附近能与之合影的“打卡出片地”,屡屡成为热门搜索和讨论内容。

  当然,罗马斗兽场并不是“徒有其表”的一处空壳废墟,其内部的建筑结构也非常值得游览,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向公众开放的“地宫”,将斗兽场舞台地板之下的神秘空间展现在人们面前。近20年来,“地宫”已经历多次开发与修复,为罗马斗兽场增添了更复杂的历史维度和空间层次。

地下迷宫重见天日

  罗马斗兽场建于公元72年至82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可以容纳超过5万名观众。地面之下的斗兽场“地宫”就在中央舞台正下方,约有两层楼之深。

  地宫长期被世人忽略。在斗兽场发挥演出功能的时代,观众们通常从80个拱门进入罗马斗兽场,逐步分流到每一层座位,但他们一般无权进入舞台下面的“地宫”,并不知道脚下有一个如此庞大复杂的空间。随着帝国衰落和遭到地震损毁,斗兽场的演出功能逐渐被弃置,这里曾被用作采石场、菜地、储藏室等,且逐渐长满了植物。“地宫”也被淹没在垃圾和碎石中,不见天日。

  直到20世纪30年代,墨索里尼启动“罗马美化工程”时才清理了掩埋斗兽场地下遗迹的泥土。

  1996年,罗马斗兽场“地宫”终于迎来第一次系统性研究开发。牵头人是德国考古研究所的海因茨·于尔根·贝斯特,他率领由德国和意大利考古学家组成的团队首次开始勘查地下区域,他曾感叹:“我明白了为什么此前从没有人全面分析过地下,因为其复杂程度简直令人恐惧。”

  团队发现,“地宫”有15条走廊,其中1条通往斗兽场以东的角斗士训练体育馆。地宫曾配置过一套复杂的机械系统,绞车带动的升降机能够迅速将野兽、布景和设备输送到地面舞台。贝斯特甚至还确认了斗兽场可以利用输水道引水到舞台上,形成一个湖,表演海战场面。地宫的全部设计智慧都是为了让野兽和角斗士变幻莫测地出场亮相,以取悦观众。

  经过修复,直到2010年,罗马斗兽场“地宫”才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了一小部分,这是此处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地下空间首次向世人展示真颜。

感受神秘“地下空间”

  2018年,意大利本土时尚品牌Tod's赞助2500万欧元,支持斗兽场“地宫”进行第二次修复,超过80名考古学家、建筑师和工程师参与其中,专家们运用大量的摄影和测绘技术,清理掉“地宫”里陈年累积的污垢,由于积水会腐蚀建筑构造,团队安装了一个可以减少岩石材料中渗水的系统,这能有效延长斗兽场的寿命。

  2021年,修复完成,“地宫”再一次向公众开放。这一次,游客可以在“地宫”里步行长达160米的路程,并近距离横穿“地宫”里的隧道,观赏垂直升降甬道。游览线路经过合理的设计,游客们先从当年角斗士入场的门进入电梯,下降到“地宫”,随后沿路观看狮子、老虎、水牛、鸵鸟等动物如何通过地下隧道被带入斗兽场并锁进牢房,然后通过电梯升到地面的舞台。据称,只有大象是从地面入口入场。

  “地宫”是罗马斗兽场竞技的“后台”,只有近距离走入“地宫”才能领略“台上十分钟、地下‘黑科技’”的神奇之处。这种身临其境的游览线路,让更多人能切身体会到斗兽场的地下空间是何等错综复杂:15条走廊十分拥挤,关着野兽和角斗士的“格子间”紧挨在一起。如果发挥一下想象力,观众甚至能嗅到古代混杂着动物和鲜血气味的浑浊空气,听到喧闹嘈杂的人声和咆哮。

  罗马斗兽场主管阿方西娜·鲁索曾表示,地宫是“斗兽场中的斗兽场”,15条走廊是经历时间洗礼的历史痕迹。这次考古与修复表明,“地宫”拥有的历史,与地上部分荣辱与共。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修复

  2018年之前,时任意大利文化部长曾宣布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模式推进修复计划,一度在社会上引发质疑。但官方坚称:“PPP模式是正确的,它表明Tod's作为一家面向全球的意大利出口型企业,愿意为祖国的文化艺术遗产作出贡献,这意义重大。”

  在意大利,采用类似模式的并非独此一家,譬如芬迪资助了著名景点特雷维喷泉的修复,宝格丽大力支持了西班牙广场阶梯的维护。

  Tod's创始人迭戈·德拉·瓦莱说:“只要政府和企业目标一致,就可以促成合作。”他呼吁其他意大利实业家也积极参与类似的项目。

  2023年7月,罗马斗兽场“地宫”再次发布最新修复成果,这次是与霍恩布洛尔集团(Hornblower Group)合作,恢复改造了“地宫”东侧。在古代,这部分区域将罗马斗兽场与图密善体育馆连接起来,当时,角斗士们会在体育馆训练,为表演做准备。

  现在,游客可以亲身体验角斗士如何从体育馆通过地下隧道直接进入斗兽场表演。沿着设计路线,角斗士的全息投影和有关文物一一排列呈现,栩栩如生地重现他们身着彩色盔甲走向竞技场的情景。

  鲁索表示:“这次文化项目开发与罗马斗兽场的历史教育责任一脉相承,目的都是将斗兽场的生动历史以前所未见的形式呈现给当下和未来。”

  据了解,“地宫”的“天花板”,也就是罗马斗兽场的舞台地板,将成为下一个修复目标。一个可伸缩的高科技地板将搭建在“地宫”上,不仅能进一步为“地宫”挡雨和通风,还有望让罗马斗兽场的舞台重新发挥展演的功能。届时,拥有了新天花板的“地宫”重现升降输送功能,将成为万众期待的亮点之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