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悬在污染者头顶的利剑

“公益中国九人行”第二期
“公益中国九人行”第二期
环境公益诉讼能否作为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渠道?如何在积极开展公益诉讼的前提下,探寻出一条推动环保工作长足发展的路径?中国的环境之困,持续吸引着各方关注。5月25日下午,由新华公益联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打造的“公益中国九人行”第二期——“环境公益诉讼元年新媒体对话”接档来袭。本期活动聚焦于环境公益诉讼,围绕环境公益诉讼能否让污染环境的企业真正吃到苦头,能否真正成为悬在环境污染者头上的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来展开探讨。
环境公益诉讼到底难在哪儿?

环境公益诉讼有三个方面难点:取证、鉴定、执行

环境公益诉讼的难点主要由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调查取证,调查取证要么是向污染企业,要么是向政府部门。污染企业有利益冲突,调查取证有很大难度,向环保行政机关调查取证,环保行政机关怕担责任,不作为,推拖严重;第二个方面是,污染生态补偿的鉴定问题。鉴定难,鉴定机构确定难,前期鉴定费很高,严重影响环保组织的环境公益诉讼正常进行;第三个方面,环境公益诉讼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执行。有的企业因为排污和损害环境太大,没有钱怎么办,这个钱谁来支付?或者在执行过程当中他没有钱,判决的第一笔钱已经支付了,后期钱不够,怎么来解决?[点击详细]

环境公益诉讼的战场不仅在法庭上 更在法庭之外

环境公益诉讼的难,其中一种静态的难,就是指制度方面不利于公益诉讼的开展,或者是环保组织自身能力和其他资金的问题导致的困难。还有一种动态上的难,就是对方给你施加的压力,这就不只是难这么简单。污染企业施加的难,有可能给NGO和律师带来灭顶之灾,不止是难,而且是凶险。一个律师,尤其是面对一些重大的案件,战场不仅是法庭之上,更是在法庭之外。[点击详细]

社会环保组织能发挥哪些作用?

非政府组织社会基础广泛 容易发现环境问题

针对NGO的作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表示,环境公益诉讼立案过程之中,NGO有三重作用。第一个就是发现问题,NGO有特别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自然主义者和自然爱好者,他们非常有公益心,容易发现问题。第二个就是调查取证,我们接手的几个环境公益诉讼的案源,在取证过程当中都得到了当地和附近的环境组织草根NGO的帮助,都是自发的。第三个,就是共同合作。我们如果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能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点击详细]

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仍然寥寥无几

新环保法规定了环保社会组织可以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这样的设计初衷是非常好的,但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新环保法颁布实施以来,不少地方设立了专门的环境案件审判庭,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大环境得到极大优化,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仍然寥寥无几。我们预计1到5月份至少有100到200起,但是现在很遗憾的只有7起。[点击详细]

参与环保公益诉讼有哪些障碍?

利益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公众对公益诉讼的负面看法

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去看待环境公益诉讼。第一,环境公益诉讼刚刚起步的时候要起好这个步,脚踏实地才能走好。第二个也是大家一直在探讨的。公益组织诉讼能力不足,诉讼动力不强的现状,资金的问题,专业性不够,受制于地方的归属。既然有了这项诉讼制度,我们就有相应的配套和鼓励措施。第三个问题是公益诉讼的公信力问题,这个问题要提前提出来,未雨绸缪,这是基于公共利益提起的一项诉讼,因为它有很高的道德感。如果这个利益处理不当的话,可能会引发对公益诉讼比较负面的看法。[点击详细]

民间环保组织参与公益诉讼不能承受之重:成本太高

调查取证难对于一个民间环保组织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因为调查取证涉及到一些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涉及到环境科学和监测方面的技术,这些都是很困难的。但是这些困难可以解决的,我们通过一些培训是可以克服的。但是对于鉴定难我们的体会是很深刻的。我们2011年就提起了公益诉讼,当时也是草根民间组织公益诉讼第一案。当时我们找了一些鉴定机构,面临最重要的难题有两个,一个就是鉴定机构资质的问题,另一个是资金,最低的报价都是百万级别。这对于我们这样的民间环保组织是非常高昂的。[点击详细]

怎么才能突破环境公益诉讼困境?

非政府组织社会基础广泛 容易发现环境问题

针对NGO的作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表示,环境公益诉讼立案过程之中,NGO有三重作用。第一个就是发现问题,NGO有特别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自然主义者和自然爱好者,他们非常有公益心,容易发现问题。第二个就是调查取证,我们接手的几个环境公益诉讼的案源,在取证过程当中都得到了当地和附近的环境组织草根NGO的帮助,都是自发的。第三个,就是共同合作。我们如果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能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点击详细]

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仍然寥寥无几

新环保法规定了环保社会组织可以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这样的设计初衷是非常好的,但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新环保法颁布实施以来,不少地方设立了专门的环境案件审判庭,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大环境得到极大优化,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仍然寥寥无几。我们预计1到5月份至少有100到200起,但是现在很遗憾的只有7起。[点击详细]

环保公益诉讼需要更多力量参与

唤醒公众环保意识是环境公益诉讼的重要任务

有人认为是环保严格就影响经济发展,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首先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理论和实践依据,相反治理污染反倒可以刺激新生产业的发展。其次,目前90%以上的污染者是在违法的前提下制造污染的,违法行为永远也不能产生合法权益,与经济发展何关! 第三,污染害人害己,如果以我们自身和子孙后代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求得发展,那么发展又为什么呢。[点击详细]

环境公益诉讼有很强专业性 需要法官敢于担当

环境公益诉讼确实很难,法官都觉得很难。第一难,不回避地讲,在进程当中设置法庭就很难,缘于地方编制影响;第二个难,环境公益诉讼确实会对当地的经济从某些角度产生一定影响;第三个难,在环保诉讼的保障方面也有比较难的东西。因为环保诉讼有很强的专业性,对法官的诉讼能力和法律专业能力也有着较高要求,需要法官敢于担当和智慧。另一方面,我国法律有关环保诉讼的规定与制度相对落后,也制约审判的功能。[点击详细]

【责任编辑】郭士玉 常怡然 姜程 赵其菁
“公益中国九人行”第一期:“拥抱星星的孩子

Vol “公益中国九人行”第一期:“拥抱星星的孩子

4月1日下午,由新华网公益频道与新华善举基金联合打造的大型多媒体互动公益栏目“公益中国九人行”第一期开播,首次开播主题是“拥抱星星的孩子—关爱自闭症儿童”。[点击详细]

  • 专家讨论 专家讨论

    Vol

  • 认真记录 认真记录

    Vol

  • 学生提问 学生提问

    Vol

  • 思想碰撞 思想碰撞

    Vol

 
Copyright © 2000 - 2014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版权所有 新华网
01003010144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