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近日,记者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科研单位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联研院)获悉,该研究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一套输电线路巡视图像智能分析系统,系统对输电线路中的典型缺陷如鸟巢、绝缘子爆裂、线夹倾斜等识别率达94%以上,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同时,系统运行效率是传统人工的3—5倍,已在27个省、300余地市级单位试点推广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等特点,这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大面积停电风险始终存在,需要在不断强化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隐患检测和监测预警。
“输电线路巡视图像智能分析系统日均检测图片数量超过5000张,今年以来累计实现约265万张线路本体和通道巡检图像的自动识别,检测出缺陷隐患7000余个。”联研院人工智能团队负责人吴鹏说。
除人工智能外,联研院将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平台等先进信息化技术与电力监测预警响应相融合,开发了电力智慧应急预案系统、电网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和电力应急大数据指挥决策平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复工复产过程中有力保障了电网稳定。(记者 马爱平)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