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享经济的热潮下,免费手机充电桩和共享充电宝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共场所。在位于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的2018上海网络安全展上,记者就留意到这样一个会盗取信息和窃听的木马充电桩。
“黑客”现场给市民演示:把手机插入到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公共充电桩上,仅过了两秒,手机相册内的所有照片便出现在了和充电桩连接的一台电脑屏幕。等人拔走手机离开以后,电脑上还能监听到手机周围的说话声。
“太可怕了!”一位参加试验的女孩直呼。可当她再次打开自己的手机时,却未发现手机和平时有任何变化。“你是怎么做到的?”这名“黑客”接过手机,在手机主界面上找到一个叫“斗地主”的APP告诉她,这个就是刚才充电的瞬间所植入的木马程序。
植入木马程序以后,在笔记本电脑上运行木马远程控制软件,就可以启用手机的麦克风窃听、摄像头拍照,并读取手机内的所有文件。而当手机主人发现这个“斗地主”APP时,很可能已经为时已晚。
“建议市民不要随意连接免费的手机充电桩;连接陌生充电器时,安卓手机不要开启‘USB调试’功能,苹果手机不要点击‘信任’该设备。”最后,这名“黑客”提醒市民。
同样地,在另外一个展台前,记者看到另一种网络陷阱——主动式WiFi钓鱼。人们在公共场合习惯使用免费WiFi上网,但连接免密的WiFi以后会保存信息,以后手机会自动寻找手机内保存的WiFi网络,黑客会嗅探到这些信息并模拟相应的WiFi,让手机主动连上网,从而获取手机上的个人隐私信息。
在朋友圈里,人们经常会受到一些小测试、小游戏之类的趣味问答,“测测你的左右脑分别有几岁”,“破解你在《如懿传》中的人设”……这类测试大多数人都玩过,本以为只是回答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却不知道其实答题的过程中,个人信息已经泄露
在操作台前通过按钮回答了几道选择题,机器便马上推断出了记者所属生肖。“这些问题看似彼此间毫无关联,但其实综合起来看,就能推断出个人信息。”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问题就好比平时微信小测试中的问题,只要将想了解的信息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算法分散到各个题目选项里,操作者答题后,再通过该算法把信息提炼出来即可。
微信朋友圈有哪些连接千万不能点?夜乘网约车如何设置才可保安全?支付宝哪些功能一定要关闭?知识展内容共分为七大主题,分别为“安全小贴士”、“电子支付安全”、“个人隐私保护”、“手机使用安全”、“网络诈骗犯罪”、“网上生活安全”、“智慧家庭安全”等,涵盖市民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均通过实物展台、真人演示,生动地把网络安全知识传递给市民。
据了解,今年的网络安全展分为“网络安全知识展”和“网络安全成果展”。前者更接地气,面向普通的市民群众;而后者则更加侧重相关行业、企业的专业观众。此次知识展不局限于在一个地方展览、在一周时间里展览,主办方将图文并茂的安全知识展内容素材分发至各社区、高校和科技园区、商圈,通过350多位社区宣传志愿者把网络安全知识送进上海的千家万户。(作者 黄尖尖)
-
山东一公司窃听保监局 相关人员被停职调查
关于英大财险山东分公司潍坊中心支公司监听山东省保监局检查组被通报一事,昨日,英大财险山东分公司回应称:严肃处理“潍坊中心支公司妨害监管检查”事件,相关人员已全部停职接受调查。2017-01-14 08:53:47
-
警方提醒:使用免费手机充电桩谨防泄露个人隐私
目前很多商场、电影院、车站等公众场所都提供免费手机充电桩。记者从四川省公安机关了解到,使用充电桩充电快捷方便,但是也可能伴随着风险,甚至泄露银行账户、通讯录等个人隐私。2018-08-21 17:23:29
-
我的隐私谁在做主?摄像头“暗中观察”引发用户焦虑
前段时间,一款问世不久的全面屏手机vivo NEX,成了网友口中的“流氓软件鉴别神器”。2018-07-11 07:56:54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