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划分需要综合考虑
对话动机
近日,“13岁小学生肢解同窗:不追究刑事责任”一事在网络上引发关注。随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通报称,经核实,法院并未受理此案的刑事诉讼,其民事部分已于2012年12月24日作出终审判决,部分媒体报道内容不实。
尽管上述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讨论却还在继续。对此,记者与业内专家展开对话。
对话人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 曲新久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洪道德
北京律师 张起淮
《法制日报》记者 杜 晓
《法制日报》实习生 史欣伟
我国对刑责年龄划分与国际一致
记者: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未满14周岁是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时期,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曲新久:将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规定为14周岁是考虑到全国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年龄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例如处于亚热带气候的珠三角地区,不仅气候湿润宜人,经济发展水平也很高,就那个地区未成年人生长发育情况来看,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发育都会早于一些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就其气候来说,一般不会促进儿童提早生长发育。而刑法的规定有其充分考虑,在参考国外规定的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规则同时,再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后认为,14岁以后的儿童才有足够辨别能力,才能承担刑事责任。
洪道德:我国当初在制定刑法时经过各个学科、各个方面的调研,最后认定不满14周岁的人不具备刑事辨别能力或者说没有自控能力,不承担刑事责任,这并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人或者案件。即使以后刑法所规定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降低了,对于过去发生过的案件也是不适用的,毕竟“法不溯及既往”。
张起淮: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参见刑法第十七条,具体为: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随着年龄日渐增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从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身行为能力,到能部分辨认和控制自身行为能力,再到完全能够辨认和控制自身行为能力这几个阶段。我国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根据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少年儿童成长发育的实际情况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客观需要,将刑事责任年龄的阶段进行了划分。
2004年,第17届国际刑法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最终形成了《国内法与国际法下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决议》。“决议”明确,适用特殊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不得低于14周岁,对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只能适用教育措施。可见,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与国际上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总体规定和趋势是一致的。
-
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 专家建议刑责起点年龄降至12周岁
连日来,记者在全国多地采访了解到,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正频频示警,不断挑动公众脆弱的神经。他研究过不少案件的细节内容,施害的未成年人在作案时展示的辨识能力、心智发育程度甚至超过一般成年人的水准。2018-07-02 15:48:01
-
未成年人犯罪检察部门建立“3+1”机制 “临界预防”挽救未成年人
从去年开始,静海区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检察部门建立“3+1”工作机制,积极做好“临界预防”工作,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案未成年人,取得良好效果。2018-06-15 16:19:34
-
最高法:初中生成为未成年人犯罪高发群体
当车行至某中学侧门附近时,林某某为满足性欲,停车后露出下体欲让坐于副驾驶座的江某某抚摸,遭到拒绝后,又强行对江某某进行猥亵。2018-06-02 07:19:46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