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内,北京地铁有望“刷脸”进站;盲人等特殊人群将通过掌静脉闸机快速进出站……昨天,2018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序幕,一批轨道行业新闻扎堆儿发布。
与展会同期举行的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高峰论坛上,交通专家则直言北京地铁建设会面临5大挑战,焦点集中在客流预测、设计前瞻性、制式选择、建设与运营交接和关键设施设备等方面。
伸出手掌,在感应器上方扫一下,近红外线光照会自动识别“掌纹”信息,并自动获取一张影像。之后,后台会调出储存影像样板,如果比对成功,闸机门将打开,乘客可以顺利通行。
一款掌静脉闸机展示现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上海地铁的一些车站已经开始尝试这种生物识别技术。“按当地规定,残疾军人、离休干部、盲人、革命烈士家属、伤残警察可以凭有效证件,通过客服中心处的特殊通道进入付费区,免费乘坐地铁。但是老办法面临两大管理难题,证件查验和人力成本。使用了这种智能闸机,乘客只需要注册一次,以后就可以自行通过闸机了。”
北京地铁也将引入类似的生物识别方式。今年年内,人脸识别乘车有望启动试点。昨天展会现场,一些人脸识别系统的展台工作人员也表示,除了刷脸进闸机,安检系统也将引入刷脸技术,提高乘客通行速度。
新闻链接
客流预判不足 四分之一站点限流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给出一组数据:北京高达96座车站实施高峰常态限流,占到全路网车站总量的1/4,其中光地铁5号线就有15座车站实施限流。“部分已开通运营线路存在站台面积小、通道窄、换乘难的问题,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期,出入口往往会排起长队,站厅、站台、车厢拥挤不堪,只能采取限流措施。”他说,“这反映出对客流需求预测工作还有待加强,对后期客流发展预判不足。”
同时,轨道交通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具有一定前瞻性,统筹考虑线网规模、换乘方式、站台宽度、楼扶梯数量、换乘通道宽度以及售检票闸机布置方式等,为后期发展预留空间和系统容量,避免因前瞻性不足对后期运营造成影响。刘小明以6辆编组的A型车和B型车为例,按照一条长度30公里、设站20至25座的线路进行估算,车厢比B型车宽大的A型车工程投资(含购车)只增加约2%至3%,但最大运能可提高约30%。“北京地铁14号线和16号线分别采用6A和8A型列车编组,有效提高了载客能力。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记者 刘冕)
-
北京多地铁站周边非京牌车扎堆揽客
6月11日,百子湾地铁站旁,由于路口没有摄像头,非京牌黑车任意逆行。6月11日,通州土桥地铁站旁,一辆黑车停在机动车道中间趴活。6月11日,立水桥地铁站旁过街天桥下,很多非京牌黑车在趴活。2018-06-13 08:09:58
-
端午小长假来临 北京火车站、地铁将迎来客流高峰
本周五将迎来端午小长假,昨日,铁路、地铁等部门分别发布了端午小长假运输保障方案。根据预测,6月16日,也就是本周六三大火车站、地铁都将迎来端午客流出行高峰。2018-06-12 08:18:52
-
北京地铁将有望“刷脸”进站
地铁刷二维码乘车业务转入正式运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北京地铁还将探索“生物识别”等方式,方便乘客进站乘车。2018-05-20 07:57:12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