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髓核压成了月牙形。
今年中秋节,56岁的李先生(化名)过得非常不是滋味。
前几天,他从长沙到杭州出差,坐了12个小时40分钟的火车。上午10点28分,火车到站,刚一出车厢,他就双腿发软,休息20分钟后,下肢依旧无力,小便也解不出来,瘫软在地上。
李先生被紧急送医,确诊为C4-5和C5-6椎间盘突出、相应椎管狭窄及脊髓变性,随后立即接受手术。时间若再晚一点,人很可能会瘫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副主任赵凤东主任医师说,患者发病与他坐火车睡觉时,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有关。在这个过程中,颈椎脊髓受到了严重压迫。
“检查发现,他的颈椎脊髓从椭圆形被压迫成月牙形,以至于影响到脊柱神经功能,小便无法解出。而在颈椎病突发患者中,因为坐火车导致发病如此之重的,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例。”
12个小时侧卧
保持同一个姿势
李先生在长沙从事市场营销,人有点壮,身高1米75,体重接近于150斤,脑袋大,脖子粗。目前,已做完手术、从ICU转到骨科,四肢肌力和排便都恢复正常,正在邵逸夫医院接受营养神经的治疗,并进行康复训练。
他大致描述了当天坐火车的经过。
“买的是个卧铺,找到位置之后,我就躺下了。上车时间是晚上9点50分左右,也比较晚了,我先是躺着玩了十多分钟的手机,有点累,就把手机收一收,闭上眼睛睡觉了。这一觉,直接从长沙睡到了杭州,期间也没起来上厕所。”
李先生记得,他是朝左边侧卧,低着头,双手放在身侧,背微微弓着。
等第二天上午火车到站,他起身感觉肩部疼痛,双手麻木,双腿发软,人站不太起来。勉强走出车厢,先在火车站休息了20分钟,坐上了地铁。
结果,李先生在地铁上,依旧感觉腿、手没力气,左侧上下肢症状更严重,站不住,直接摔了一跤,左腿和左肘部被擦伤,人瘫软在地,脸色苍白,连说话力气也没有。
路人见状立即叫了120,将他送到医院,检查发现:肋弓平面以下感觉减退,会阴部麻木,小便解不出来,C4-5和C5-6椎间盘突出、相应椎管狭窄及脊髓变性。
当晚,赵凤东医生为李先生进行了急诊手术,手术方案为C4-6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扩大减压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颈椎病的患者
坐车最好带个颈托
赵凤东医生解释,长时间侧卧致使患者颈椎肌肉、关节得不到放松,侧方受力失衡,颈椎处于屈曲状态,引起劳损,诱发或加重颈椎病,造成椎间盘突出进而引起相应神经压迫症状,出现肢体无力、麻木、疼痛、走路不稳、相应神经功能失常等。
“李先生这次发病又急又凶,和本身近十年的颈椎病病史有一定关系,再加上侧卧诱发椎间盘急性突出压迫脊髓,导致了严重后果。这类患者肯定是越早手术越好。”
赵凤东医生在手术中,还发现患者的椎间盘髓核脱落,最后取出来的髓核,总面积有1cm×0.5cm大小,呈豆腐渣的样子,怀疑是在火车运行颠簸和震荡中脱落,并压迫到相应节段的脊髓。
如今,颈椎病患者越来越多,赵凤东医生遇到过最小的患者只有15岁。而在颈椎病突发急重病患者中,不少是因为急刹车而发病的。
“急刹车时由于汽车的惯性,脖子会先前屈后弹回,而在这个过程中,颈椎受到外力冲击,颈椎内包裹的脊髓被挤压而受伤。”他指出,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坐车时一个是要系好安全带,另一个是有颈椎病的患者最好带个颈托,开车的司机也要避免急刹。
另外,赵凤东医生提醒,午休或坐车时,不要总保持一个姿势,尽量变换一下,也可每隔一个小时起来动一动,脖子往后仰一仰,放松一下。如果想睡觉,不建议向前趴着睡,向后仰躺的姿势更好一点。关键是为颈椎找到一个付托点,可在颈部后面垫个U型枕,或是一个卷裹的衣服。
旅途中你还要注意这几点
国庆小长假就要来了,旅途中还需要注意这些健康问题——
1.坐长途汽车或飞机,避免久坐不动。
保持同个姿势过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就会减弱,容易引起血栓。建议有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既往有血栓的患者,需长途奔波的话,最好穿弹力袜,隔四十分钟站起来活动一下。
2.别憋尿。
国庆期间,车站人流量大,上厕所不方便,但也千万别憋尿,以免时间久、情况重,导致膀胱炎的发生。
-
儿童近视治疗市场乱象:有患者训练后度数反而变高
对于目前市面上各种各样的视力康复机构,据罗荃介绍,一些所谓的视力康复机构由于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采用的方法五花八门。2018-09-05 07:39:39
-
3个月29例面瘫患者住院 空调惹的祸?
根据绵阳中医院的统计,5~7月,该院神经内科共接收29例面瘫住院患者,其中8成患者表示是吹空调后所致。2018-08-02 13:53:04
-
“冷气脖”“ 空调腿”……武汉门诊“冻病”患者日增三成
本周武汉温度持续走高,预计最高气温将达370C。“冷气脖”“空调腿”“冰淇淋头疼”“冰箱肠炎”……6月25日,记者从武汉市多家大医院获悉,门诊中因过度贪凉而被“冻倒”的病人日增三成左右。2018-06-26 10:22:02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