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考试范围,比考试范围更宽广的是看到娃成绩时家长的胸怀”……
相信最近不少家长是靠这条“鸡汤”才能“坦然归家”,孩子也因这条“鸡汤”才能“安然度日”。
期中考试刚过,很多家长不淡定了,尤其是刚刚完成“升级模式”的各学段起始年级孩子的家长,更是忧心忡忡。
只要身为家长似乎就会担心:孩子是否身体健康、是否品行端正、是否会被欺负,而孩子升入更高一个学段,家长的担心又增加了:孩子能否适应新的环境、新老师是否喜欢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学习能否跟得上……
期中考试前家长似乎还有耐心,谁没有适应期?期中考试似乎成了一道分界线,考试成绩不仅标志着孩子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也反映着孩子对新学校、新学习、新生活的适应程度。家长可以忍受孩子成绩的暂时落后,但是不能忍受孩子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因为不适应就意味着还没有进入状态,没有进入状态就意味着还无法投入竞争和战斗。
无法投入战斗如何能赢呢?
有人说这是一个家长集体焦虑的时代,这种焦虑在大中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你觉得一切太平实在是太天真了,只要多接触几位家长就能感到笑容背后的杀气。”陆颖是来自上海的七年级学生家长,现在正考察周边的国际学校,本以为上了一所不错的初中就能“喘口气”的她,发现惨烈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很多人都告诉我将来中考的局面就是‘一分一操场’,不拼怎么能行呢?”面对竞争和焦虑,陆颖试图躲避。不过,陆颖很快发现,有不少家长也像她那样正在“另辟蹊径”,“同路”的人多了,竞争紧随而来,“我的焦虑看来是放不下了。”陆颖说。
中国家长这种无处不在的焦虑到底来自哪里?
宣战与“肉搏” 升学是家长焦虑的集中爆发期
“孩子小学6年,我虽然也像大多数家长一样吐槽孩子太苦、家长太累,但是,那是一种随大溜,我自己内心还挺平静,但是孩子初中学校刚一确定,感觉很快就不一样了。”初一学生家长林琳说。
林琳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小学时期成绩一直不错,是班干部。小升初,女儿顺利进入当地一所名校。
不久,林琳明显感到周围的气氛变了。“过去一起玩的孩子突然不见了”,林琳发现,其实那些同学仍然约着玩儿,只是不叫自己女儿了,跟女儿同等“待遇”的还有另外几个上了“好”学校的孩子。
“这时候真刀真枪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你的孩子上了好学校,就成了别人的靶子。”有朋友这样告诉林琳。
林琳起初还不太相信,但是一次“散伙饭”让林琳有了深切的体会。
六年级暑假即将结束时,林琳孩子小学所在班级组织了一次聚会,庆祝告别童年进入中学。聚会大约进行到一半时,一位家长举起了手中的酒杯大声对林琳说:“×××妈妈我敬你一杯,从今起咱们重新来过,3年之后再见。”
顿时,饭桌上安静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这位家长正替自己的孩子向我女儿宣战呢,考入女儿学校的高中成为了他们的3年奋斗目标。”林琳说,她感到一场“肉搏”马上就要开始了。
如果仔细分析,家长们的焦虑也有波峰和低谷,而孩子升入更高学段的转折点往往是家长焦虑的爆发期。
-
培养孩子父母“一个都不能少”,多地给家长“立规矩”
培养孩子是父母双方的事情,任何一方缺位都对孩子造成影响。近日提请审议的《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以地方法规形式明确提出,父母一方任何一方缺位,都要承担法律责任。2018-11-25 14:36:58
-
大学寄给家长的不只是一张成绩单
对于此事,不应该纠结于成绩单该不该寄,甚至将其解读为一种束缚学生的落后管理手段,更不要拔高到所谓对学生隐私的侵犯。2018-11-20 08:48:41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