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邰思聪)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26日听取北京市政府关于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目前北京地铁系统已启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施配置工作,7条地铁共105站今年年底前将全部配置AED。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华表示,北京市将制定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2022年底前实现重点公共场所AED设施全覆盖,一线工作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到80%。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把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作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予以推进。北京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全市急救设施增加到465个,急救车洗消站点增加到21个,负压救护车增加到100辆,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平均反应时间小于12分钟。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