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导读

·从南方游击队到首支轻机旅:

转型,“适”无止境

——陆军第20集团军某机步旅战斗力建设记事

·闽东:红军曾经两次会师

·“英雄儿女”杨根思部队名扬天下

·组图:光荣传统红色家风&红色基因代代传

&强军路上再展雄风

 

—————————————————————————————————————————————————————————————————————

转型,“适”无止境

——陆军第20集团军某机步旅战斗力建设记事

 

    新华社记者梅世雄、梅常伟

    作为一支没有进行过长征的红军部队,陆军第20集团军某机步旅的前身是南方八省游击队之一——闽东独立师,在中央红军长征后,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战时期成长为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

    如今驻守中原的第20集团军某机步旅,是全军第一批实行军旅营体制的单位,是全军第一支轻型机械化步兵旅,也是担负陆军第三至第八代训练大纲编修试训任务的“试验田”。接触新事物、适应新情况,是这个旅一茬茬官兵再熟悉不过的事情。

    然而近几年,官兵们却发现,需要适应的东西越来越多,适应的保鲜期也越来越短。记者听他们讲述种种努力适应的故事,发现那是战斗力建设高度活跃的表现,也是部队转型的必然结果,而这种“不适应”现在是将来也会是这支部队的常态。

    别样硝烟

    上士薜永良入伍已经第10个年头了,是个射击场上的老手。但今年3月初的一次训练,让他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会打枪。

    手枪射击,18发子弹,要求12秒内全部打完。薜永良打完前9发,第二个弹匣还没换上,时间已经用完了。步枪射击不再是固定距离、固定目标、固定靶位,取而代之的是应用射击:变换距离动中打、仰角打、俯角打、穿戴防毒面具打……

   “很不适应,太折腾了,可这样更像打仗。”薜永良说,这几年训练场上的花样变着法地换,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实战化标准。

  今年年初起,官兵们轻车熟路的轻武器射击,被“捆绑”了武装5公里越野、单兵掩体构筑两个项目,变成了组合套餐。

    “虽然咱是炮兵,但打枪也不差,可这种打法,一开始确实有些吃不消。”旅炮兵团152榴弹炮营二连班长张立足半开玩笑地问:“这几年旅里总强调步兵要特战化,看样子,炮兵是不是也要步兵化?”

    张立足的问题,记者捎给了旅长张书杰。张书杰说,不管什么“化”,首先是要实战化,把那些内容串联组织实施,是为了把官兵逼向条件更严苛、节奏更紧张的临战状态,大家一时不适应是正常的,习惯就好了。

    而这习惯的形成,靠时间,更靠高强度的训练。

    在旅弹药库,弹药调拨批次直观反映出这个旅近几年训练强度的走势。2012年总计分发弹药150批,2013年220批,2014年275批,2015年321批。2016年截至3月24日,在1000多名官兵赴南苏丹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的情况下,已消耗103批。

    这条随时间轴持续上扬的曲线折算成弹药发数,同样涨势明显。

    “基本上每周都有弹药出库,最多的一个月有66批。”弹药库主任胡雨露和几位战友每年发放的弹药,绝大多数被消耗在营区东北角的射击训练场上。

    记者来到那里时,装步二营营长殷盘举正在组织部队打靶。他告诉记者,以前打靶必须一名旅领导到场,现在营一级就能组织,各营都怕比别人打得少吃亏,靶场闲不住,弹药消耗肯定少不了。

    “很快又要变花样,更难打。”殷盘举说着,回头指了指不远处的8个大坑,那是他带着官兵用TNT炸出来,用来放置自动起倒靶机的。

    这个新项目叫作“战斗射击”,要求战士们从200米开始跃进,利用卧姿、跪姿、立姿三种姿势,无依托射击,靶子会在5个不同的距离上随机出现,不管是难度还是强度,与往常的100米卧姿精度射击不可同日而语。

    官兵们先前来之不易的适应,已经开始了“失效”倒计时……

    极限对抗

    空军的伊尔-76运输机,下士曹贞林、万乾入伍前就知道,却没想到2015年7月自己也有机会坐进去。可现在问他们还想不想再坐,两人都说有点发怵。

    那是一次临机战备拉动,统帅沙场点兵,这个旅奉命全员全装开赴朱日和训练基地。

    对于那片塞北草原,官兵们并不陌生。2008年首战朱日和,他们与全军第一支数字化装甲团对决。2014年再战朱日和,他们成功实施“斩首”行动,夺占蓝军防御阵地核心要点。

    但这次,实战的味道从一开始就比以往更加浓烈,甚至是惨烈。

    曹贞林、万乾所属的先遣分队凌晨3时乘机起飞,落地时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下飞机,集合,干粮刚拿出来,弹药也发到了每个人手上。他们接到命令,是全副武装奔袭25公里,夺控一处模拟机场。【详细】>

———————————————————————————————————————————— 

 

闽东:红军曾经两次会师

    新华社记者梅世雄、梅常伟

    陆军第20集团军某机步旅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

    自1932年9月在兰田暴动中公开打出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旗号,闽东红军逐步发展壮大,创建了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前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牵制了相当数量的敌人,为中国革命增加了战略支点,为长征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翻看那段鲜血写就的历史,我们发现,在闽东这片红色热土上,红军也曾先后两次会师。

    第一次会师:红七军团与闽东千余新兵失之交臂

    1934年7月,中共中央为了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推动抗日运动的发展,并调动和牵制敌人,策应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决定由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福建到浙皖边,建立新的根据地。

    8月中旬,红七军团在闽东红军独立十三团的配合下,解放罗源县城后进入福建宁德境内。正率领闽东红军独立二团在宁德活动的叶飞、詹如柏,闻讯带部队赶来,在宁德赤溪阳谷村与红七军团胜利会师。

    这是一次不寻常的会见。在红七军团指挥部里,军团长寻淮洲听叶飞汇报了闽东的情况,向叶飞等人介绍了中央红军面临的形势。

    “大块苏区被敌所占,主力红军损失巨大。”寻淮洲说,红七军团入闽前,中央有过交待,要与闽东红军取得联系。

    那次见面,寻淮洲留下一些中央文件,让叶飞记下了党中央在上海的联络地址,并郑重提出,闽东红军应在已有的两个独立团的基础上,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

    寻淮洲还说,红七军团离开中央根据地,长途跋涉,转战千里,兵员补充缺乏来源,伤病员也不易安置,“我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详细】>

   杨西河、康克、王竞

    第20集团军某机步旅诞生于1932年9月14日福建福安地区的“兰田暴动”,是我党一手缔造的红军部队。1934年10月,部队发展壮大为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开辟了我党在南方最后一块重要红色根据地——闽东苏区。

    中央红军长征后,部队在长期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围剿镇压的情况下,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东进苏南,深入华中,创建了苏北革命根据地。1941年2月,整编为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解放战争中,先后整编为新四军一纵一旅、山东野战军一纵一旅、华东野战军一纵一师、第三野战军二十军五十八师。

    1998年10月,由步兵师改编为摩托化步兵旅,是全军第一批实行军旅营体制的单位。2000年10月,改编为全军第一支轻型机械化步兵旅。

    在长期的战斗岁月中,部队涌现出了全国战斗英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1944年2月,贫苦家庭出身的杨根思加入新四军一旅一团一营3连9班,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活,后历任班长、排长、连长,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在淮海战役中,杨根思先后多次荣立大功、小功,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了“爆破大王”、“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全国战斗英雄”等光荣称号。1950年,时任连长的杨根思,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的接见。

    1950年10月,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赴朝作战。1950年11月25日,中朝军队发起了第二次战役,11月28日,杨根思奉命坚守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11月29日,战斗持续一天一夜,杨根思率领全排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弹药用尽,美军发起了第9次进攻时,杨根思抱起最后的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

    1952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1953年6月25日,被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2009年9月,杨根思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详细】>

  

 

 

 

责任编辑:李朋芳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20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