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少年星,少年行——中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诞生记

2016年12月30日 18:05:29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太原12月30日电题:少年星,少年行——中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诞生记

    新华社记者王婷

    28日11时2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第一颗商业遥感卫星“高景一号”,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飞上太空。

    在指挥控制大厅观看发射的北京市八一学校学生刘书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不仅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在现场观看航天发射,更重要的是,他和同学们亲手研制的中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八一·少年行”也搭载着这枚火箭飞向太空。

    对于中学生来说,航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地气”。

    (一)

    契机是在2015年。当时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负责人和北京市八一学校领导进行了一次科普教育会面。

    交流中,有个信息引起了双方的注意——

    以色列发射了一颗中学生研制的小卫星,而美国托马斯杰斐逊科技高中的学生2013年也在美国航天局的帮助下,将自己动手设计制造的一颗被命名为TJ3SAT的立方星送入地球轨道。

    北京市八一学校校长沈军认为,可以借小卫星研发的契机,带动航天科技教育融入中学课程体系中,并建设一个航天创客教育平台,形成一种教育模式,让更多中学生参与进来。

    更引起双方共鸣的是,这所学校一直把“军魂铸人”当做校训,何不把“八一精神”和“航天精神”做一个有机的结合?

    八一学校召集了20多名高中部具有科技特长的学生。航天科技集团内部也就项目的可行性做了论证。

    4月24日,中国首个航天日,“中学生科普卫星研制、应用及课程开发工程”正式启动。

    他们给这颗星起名为“八一·少年行”,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二)

    几十名专家走进了八一学校,数十场讲座在学校举行,有能力、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卫星研制工作中。

    “航天曾经离我是那么远,我能看见,但我摸不着。”姿态控制模块组组长、高三(2)班的刘书洋在项目开始初期非常激动、兴奋,“现在它离我这么近,它就在我的手中。”

    8月,团队走进航天研究所和工厂学习、了解情况。

    学生们被分成5个组,开始分别工作了。

    在载荷设计初期,学生们的想法就“震惊”了专家——在卫星上安装射电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借助卫星轨道远大于地球直径的优势扩展观测的合成孔径——尽管实现难度太大,但高中生能够提出这种设想也让着实让行业专家刮目相看。

    5个小组,5个不同的创意,5个小组交出了自己的模型卫星。

    专家评审丝毫没有因为他们是学生就网开一面。刘书洋说:“按照航天工程的思维逻辑跟他们讨论这些想法时,自己觉得已经考虑得很全了,但专家们的问题似乎让我们感觉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三)

    正样星的研制是在南京理工大学的帮助下展开的。首先是卫星载荷创意和逐步收敛,经过多次以学生为主的集中讨论,最后确定下的载荷内容为:对地拍摄、无线电通讯、对地传输音频和文件、快速离轨试验。

    11月,在卫星的总装、集成、实验的过程中,刘书洋切身体会了什么是航天精神。

    “航天需要严谨踏实的作风。”这是刘书洋在和专家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得到的最大感触。

    他说,当初带自己的一名专家,平常是个慢性子,但是当卫星的太阳能电池片碎了一块,专家非得当天就开车去外地,带了一块完整的电池片回来。

    除了严谨踏实,还需要什么?负责熔断电路模块的徐依菲说,航天还需要牺牲奉献。

    在南京理工大学结束实践后,她站在专家面前陈述总结自己所学所感,而这些内容,是她和团队前一天总结到凌晨的产物。

    卫星出厂评审当天,工程总师张刚哽咽了:“见证这些学生攻关、动手到深夜,还必须挤出时间来完成日常的学业,太不容易,正是同学们为祖国的未来发奋学习的热情促使专家团队加倍努力。”

    得知评审通过的那天,徐依菲心里“感觉有种言语无法表述的幸福感”。

    11月29日,作为5名“押运员”之一,刘书洋护送卫星到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并在专家的带领下进行最后的调试和总装工作。

    这个长约12厘米、宽约11厘米、高约27厘米的立方体卫星,和弹射筒经过一系列测试之后被安装到了火箭内壁上,刘书洋心中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目送着它上天。

    这颗由中国少年制造的卫星将闪耀在太空。

 

 

【纠错】 [责任编辑: 王婷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64129427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