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勿戴有色眼镜看中俄海上联演

2017年07月30日 08:54:27 来源: 解放军报

    当地时间7月27日下午,中俄“海上联合-2017”军事演习第一阶段落下帷幕。这次例行的军事演习,触动了西方一些人的敏感神经,甚至有个别媒体将之解读成中国“向全球投射军力”的标志。

    始于2012年的中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已经成为两国常态化军事交流与合作的一部分。以往,对于中俄“海上联合”演习,西方并未给予太多关注,然而此次演习却让欧洲舆论议论纷纷。对此,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李抒音指出,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中国军舰首次来到波罗的海参加中俄“海上联合”系列军事演习,意味着中国海军远洋能力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波罗的海海空是俄罗斯和北约对抗激烈的前沿地带,双方舰机经常在这里上演“近距离接触”,西方对中俄联演有些担忧。

    在李抒音看来,西方的担忧和疑虑完全没有必要。她指出,中俄“海上联合”演习,既是中国海军推动战略转型、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具体措施,也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务实举措。

    李抒音指出,到陌生海域检验部队训练成效,是许多国家海军的通行做法。此次演习旨在进一步检验中国海军陌生海域航行机动能力、远海大洋综合保障能力和编队各型舰艇协作能力。目前,中国海军正在推进从“近海防御”向“远洋防御”的转型,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今后类似这样的远海训练和演习可能会越来越多。西方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必戴着有色眼镜过度解读。

    在为参演中国舰艇举行的欢迎仪式上,中俄双方就强调,此次演习是中俄两国两军交往计划中的例行性安排,演习不针对第三方,与地区局势无关。当地时间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问芬兰期间也表示,中俄军事合作不针对第三方。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指出,从中俄此次海上联演的主题来看,无论是联合救援,还是联合保护海上经济活动安全,都是防御性质的。反潜、防空和反舰训练等科目也是为了提高各自海军遂行海上防御作战所必备的基本作战能力,与少数国家大搞军事同盟、举行有针对性的进攻性演习性质完全不同。

    “近年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两国在政治上建立了良好互信,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相互协调,正是基于这种高度互信,双方的军事交流才得到不断充实和提升。”张军社说。

    “此次中国海军到波罗的海参演,有利于提高中国履行国际义务和开展国际合作的能力。”张军社表示,近年来,中国海军奔赴远海大洋,执行护航、反海盗、人道主义援助、医疗救助等任务,既维护了中国海外利益,也树立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中俄海上联合军演是合情、合理、合法之举,个别国家和人士还是不要大惊小怪,庸人自扰。”张军社说。(张君兰)

【纠错】 [责任编辑: 蔡琳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667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