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17,国防科技那些事儿

2017年12月29日 17:32:18 来源: 解放军报

    国防科技的时代竞技场上,从不缺少“弄潮儿”。21世纪的战争是信息化为主导、智能化为特征的高科技战争,世界各军事大国都在积极寻求科学技术的“突破口”,力图牢牢占据军事变革的战略制高点。

    纵观2017年世界各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的激烈角逐,既有对传统科技的增量升级,也有对颠覆性技术的勇敢尝试。美军目前正加紧实施第三次“抵消战略”,力图形成新的压倒性技术优势,俄罗斯、英国、日本等国也正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旨在推动国防科技的颠覆性突破。科技兴军,也是我军持续发力的进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

    战与和,胜与败,能战与止战,与国防科技渗透进现代战场的态势密切相关。如今,又到年终岁尾,让我们一起回味2017,探寻制胜未来战争的科技密码。

    科技利刃“小试牛刀”

    在军事高科技竞争的最前沿,颇具创新的科技思维正悄然涌入现代战场,或将担当起未来军事对抗的“主角”。

    老旧装备怎么办,扔到“垃圾桶”吗?恐怕连“财大气粗”的美军都不舍得这么做,这时候就要请出装备再制造技术让这些“金戈铁马”重振雄风。

    如今的装备再制造,不单单是对老旧装备“修旧如新”的“戏法”,更因各类高新技术的使用,使再制造装备的性能远超原来的设计指标。美军正是通过精细的装备再制造技术,不仅让各类老旧装备“重获新生”,还为自己省下了不少“银子”。2017年,俄罗斯唯一一艘在役的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开始“延寿”,也是通过装备再制造技术创造“再生战斗力”。

    相比于装备再制造的“事后诸葛亮”,增材制造诞生伊始就令人眼前一亮。以3D打印为代表的增材制造技术,只要一台简单设备就可快速而精密地“自由制造”出奇形怪状的各类零件,是现代加工制造领域的“颠覆者”。

    2017年4月,欧洲防务局继美国之后开展“增材制造可行性研究与技术示范”项目,计划加速推进增材制造在战场关键领域的前沿军事部署,或将推动其成为军事装备发展的新引擎。

    与上述各位装备维修保障领域的技术“大咖”不同,区块链技术或将在无形中改写未来战争。你能想象今年“吸睛无数”的比特币还可以在军事领域大显身手吗?北约各国目前正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这个“信任制造机”开发下一代网络防御平台。美军为收集打击恐怖分子的有效情报,正尝试向情报提供者“打赏”比特币作为酬劳。诸如此类“脑洞大开”的军事技术应用,也在悄无声息地颠覆着未来战争的作战样式。

    当然,在国防军事领域“小试牛刀”的科技尝试还有很多。你能想象一艘潜艇可以在水下以200节速度高速航行吗?2017年,超空泡多环境弹药的研制正式提上日程,下水不久的俄罗斯“喀山”号核潜艇已可发射超空泡鱼雷。超空泡技术的发展,或将改变未来海战的“游戏规则”。

    “入脑走心”细品硝烟

    2017年,“制脑权”成为军事科技博弈的又一战略新高地。无需敲击键盘,直接通过脑电波打字,这个在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高调亮相的“黑科技”,再次展示了脑科学的巨大魅力。

    2017年,世界各军事大国都在积极开展对人类大脑的分析研究,力图在“仿脑”“脑控”和“控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随着脑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大脑为载体,以认知空间为作战空间的新型战争形式正悄然形成。例如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就将推动人与装备的有机融合,实现未来战场的“人机合一”。

    脑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军事生物技术的“力挺”。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领域之一,与国防军事的“激情碰撞”也摩擦出了别样“火花”。今年年末,“有人在有目的地采集俄罗斯人生物样本资料”的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世界各国对基因武器的高度关注。基因武器是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编码,研制出能从基因层面发动攻击的新一代生物武器。这种武器既可削弱对方战斗力,还能培养出自己的“超级士兵”,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这不禁令人担忧,对于军事生物技术的不懈追求,究竟“是福还是祸”?

    单从计算机芯片发展来看,当然是“福”。随着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翻译、数据挖掘等一系列以智能为核心的应用加速兴起,传统“电脑”愈发“力不从心”,人们也开启了比“曼哈顿计划”更具挑战性的“仿脑”和“造脑”计划。通过模拟仿真和借鉴人脑的神经系统以及信息处理过程,人们正在构建越来越像人类大脑的“电脑”。2017年涌现的类脑计算芯片,也将在未来智能军事应用中愈发“走心”。

    当然,让我们一起细品未来战场硝烟的还有量子技术。1月18日,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完成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使用。这一年,量子计算、量子通信与量子加密解密不断释放新的“大招”,将带我们驶入更加安全的战场信息“高速路”。同时,量子成像、量子雷达、量子隐身等战场“黑科技”后劲十足,可在战争爆发时巧用技术代差“致盲”对手,达到出奇制胜的作战效果。

    “蜂群”来袭谁与争锋

    高级母舰“星灵舰”发射出如同蜂群一般的小型无人机铺天盖地,瞬间“淹没”战场。《星际争霸Ⅱ》中令人惊异的游戏场景如今已变为现实。今年年初,一段美军在空中释放103架“山鹑”无人机“蜂群”的视频,引发了人们对于群化武器的无限遐想。

    与以往智能无人武器“单枪匹马”作战不同的是,群化武器是以智能化无人控制技术和网络信息系统为支撑的集群式作战武器。几百架微型无人机瞬间从战机上释放,好似战场上空一片阴云直扑对手,犹如点燃了智能战场的“烽火狼烟”。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未来战场要想充分发挥机器人智能作战的潜能,仅靠增加无人系统的数量显然是“杯水车薪”。具备网络化、智能化和分布式作战能力,可自主协调或高效人机配合的无人作战系统已成为未来战场的“新宠”。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编群战术空间”计划,重点研究无人机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今年4月,基于“忠诚僚机”概念的有人/无人机编组演示实验成功完成,实现了无人僚机与有人飞机编队飞行和对地打击,为新型空中作战编组打上了一针“兴奋剂”。

    相比于“黑压压”的无人机“蜂群”,人形机器人的表演同样令人大呼过瘾。今年年底,一段完美后空翻的视频播出后,“阿特拉斯”一举成为“网红”。这种能站立、行走和奔跑的智能机器人,可充分发挥其机动灵活特性,承担特种侦察、火力支援和物资运输等战场重任,真有可能像“孙猴子”一般把未来战场搅个“天翻地覆”。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战场上的无人军团“高手”来“约架”,对手也有足够的实力前来“过招”。研究人员今年展示了反无人机步枪,它的外形与现役步枪相似,只是把弹药换成了依靠天线发出的电磁波信号。正是这个强有力的干扰信号,可以使无人机迅速失去远程控制,并最终坠毁。可以预见,未来战争围绕无人作战与反无人机作战的“对手戏”还将持续上演。

    智能战争汹涌来袭

    智能化是未来战争的大趋势和新方向,国防科技创新恰恰是军事智能化的“源头活水”。

    从“阿尔法狗”到“阿尔法零”,2017年人工智能再次惊艳世界。由此带来的人工智能与无人作战技术,也将为未来智能战争增添“新鲜血液”。据统计,目前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已装备了军用机器人,拥有高度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军团成建制、规模化作战或将成为现实。未来军用机器人依托数据链和信息网支撑的军事物联网,可在人类指挥下开展一体化对抗,无人化智能战争的时代日益临近。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新概念武器为智能战争重新“对表”。2017年,俄罗斯正式列装时速可达8马赫的“锆石”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美国也破天荒地首次成立了高超声速武器研制“国家队”。高超声速武器集超声速、高毁伤和高突防能力于一身,“一小时打遍全球”或将不是梦。化身战场“神剑”的激光武器,也将书写“点穴”传奇。2017年,美军新签订一批高能激光武器研发合同,战术级激光武器日益成熟,将在光电对抗、防空和进攻作战中发挥独特作用。

    未来战争,算法或将比炸弹更可怕。2017年,美国正式成立“算法战跨职能小组”,其研制的第一份“算法武器”就是基于无人机目标探测、分类和预警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将在分析处理全动态视频信息等作战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各军事大国都在加速军事物联网建设,未来战场上每一个作战要素都将拥有自己的“IP地址”。武器装备、作战个体和战场环境的状态信息都可通过网络实时感知。可见,依靠物联网、数据链和智能算法,一条遍布战场的智能“神经网络”即将成型。

    网络空间作为新型作战领域,是科技含量高、创新动力足的新世界,也是智能战争加速博弈的战略“新疆域”。2017年网络空间的安全博弈,只是网络空间军事对抗的“冰山一角”。随着各军事大国加快网络空间攻防能力和网络军事化建设,看似风平浪静的网络空间早已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陆荣军 张谦)

【纠错】 [责任编辑: 杨茹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29129778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