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浙江构建军人荣誉体系 让军人荣誉看得见摸得着

2018年01月17日 11:23:38 来源: 解放军报

    原标题:在这里,军人荣誉看得见摸得着——浙江省军地构建军人荣誉体系的调查

    为提升军人军属荣誉指数,浙江省江山市军地将军人荣誉墙建设全面覆盖到全市306个行政村的农村文化礼堂和所有中小学校。文日新 摄

    “是不是邮递员送错了?”一连几天,麻车村村民应庆华都发现,门口的报刊箱里多了份《中国国防报》。大洋镇武装部打来的询问电话,解开了他的满腹疑惑。原来,这份报纸是浙江省建德市人武部给立功官兵家庭订阅的。浙江省国教办领导告诉记者,为让军人父母共享子女荣光,今年他们为2016年度浙籍1290多名立功官兵赠订了一年的《中国国防报》。

    窥一斑知全豹。近些年,浙江军地紧紧围绕实现强军目标,拓展更多渠道、出台更多政策,加快构建军人荣誉体系,让军人得到更多尊崇,让军属沐浴更多荣光。

    放大荣誉激励效能,让军人久久尊享军功荣光

    去年12月中旬,东部战区海军某部士官刘子林身披绶带走上领奖台,在战友们的如潮掌声中,受领了三等功奖章。

    军功章带给刘子林的荣光远不只领奖台上的一瞬间。随着立功喜报插上翅膀飞到原籍浙江省江山市,家乡军地着力放大荣誉激励效能,让他久久尊享军功荣光。

    先是高调送喜报。1月9日,大桥镇武装部部长马希军专程来到他家,送上加框装裱的喜报和奖品,引来邻里羡慕围观。看到家人发送在微信里的现场视频,刘子林难掩内心激动,当即上传朋友圈,扩散分享了这份喜悦。

    “每枚军功章、每张立功喜报,凝结着军人矢志强军的血水汗水,承载着军人献身国防的价值情怀,必须在荣誉返乡的‘最后一公里’给予最大的褒扬。”江山市人武部政委李骏谈及此语气坚定。

    2016年,江山市出台文件,明确二等功以上的喜报和奖品由市里、三等功喜报和奖品由乡镇、嘉奖和优秀士兵的喜报由乡镇或村负责送达军属家庭。记者从浙江省军区了解到,江山市高调送喜报,只是浙江各地军人荣誉返乡的一个缩影。

    立功受奖不能只是沉睡在军人档案袋中的纸片和埋藏在脑海里的私人记忆。近年来,浙江军地联手放大军人荣誉激励效能链路,县(市、区)有的出台文电明确喜报传送流程方式,有的专门召开喜报传送工作会议明确时限要求,让喜报走向军人家庭的每一步都充满仪式感。同时,他们还坚持让军人荣誉进学校、进乡村文化礼堂,切实拓宽荣誉辐射面、提升荣誉知名度。

    走进丽水市缙云县湖川初级中学,校门口橱窗里,张贴着从本校走出的20多名立功军人照片和他们的事迹。他们有的苦练杀敌本领,比武场上摘金夺银;有的抢险救灾奋勇冲锋,用生命垒筑保护群众的屏障;有的科研一线潜心攻关,破解制约战斗力提升技术难题。随行的省国教办工作人员介绍,自2014年起,浙江设立“最骄傲校友、最可爱军人”荣誉墙,目前已遍及全省4000多所中小学校,让军人荣誉香遍军人母校。

    近年来,浙江建起了一批集教学、礼仪、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文化礼堂,经过几年的打造已成为当代乡村的“精神文化地标”,他们以此为契机,在文化礼堂内设置军功榜版块,确保军人荣誉扎进故土,为父老乡亲所知。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省市县三级主流媒体开辟“八一光荣榜”,每年建军节,同步在报纸上刊登上年度立功官兵的照片和事迹。军人荣誉经过一条这样的链路,由此产生放大效应。

    构建更多优惠机制,让军人职业释放“强劲磁场”

    元旦刚过,退役大学生士兵甘振在微信朋友圈晒出刚刚办好的杭州市居民户口簿时,引来昔时同学惊羡祝贺。6年前,他从外省考进杭州一所大学,所在班18名外省籍学生,甘振是第一个获得杭州市户籍的。

    甘振之所以能拿到许多同学羡慕的本本,得益于杭州市出台的尊崇军人优惠政策:2013年起,从杭州市入伍的非杭州籍退役大学生士兵,复学后完成学业且被本市用人单位接收的,可办理进杭落户手续。

    前些年,浙江军地在一些高校调研时,校领导坦言:时下军人在许多人眼中是“牺牲奉献”的代名词,虽然抢险救灾、海外维和等赴汤蹈火的英雄壮举催人泪下,但众多家长“宁愿被别人的子女感动,不愿让自己的子女感动别人”,对军人职业认同但不追求。

    “不能在危险来临时才想起军人优先,应该在平时就让军人优先享受各种优惠政策。”近几年,浙江军地通过出台文件、立法等形式,构建军人子女就学考试、安置就业等一项项尊崇军人的制度机制,让军人真正成为“政策优待”的对象。

    采访每到一地,总有人提醒记者要带上军官证。2015年,他们以立法形式出台《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条例》,明确军人可以免费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省旅游局的一名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军人来杭州旅游,一天游玩三四个景点,节省的门票费就达300元。

    紧紧铆接亟须之处制订出台优惠政策,该省还将尊崇军人职业纳入省委议军会议程,2016年6月,省委议军会研究通过《浙江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实施办法》,每年全省至少安排100个公务员指标,事业单位至少安排100个工作岗位,招录本省籍入伍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一名在海军某部服役的大学生士兵在给人武部的信中这样写道:“家乡倾情尊崇军人,我用生命捍卫蓝色国土。”

    举行一次退役士兵欢迎仪式、召开一次退役士兵座谈会、组织一场家乡发展成就图片展、组织一次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发放一本退役士兵服务手册。去年10月以来,浙江军地联手构建的“五个一”退役士兵欢迎活动制度,1832家企事业单位现场招录退役士兵,向全社会传递了“参军光荣、退伍也光荣”的鲜明导向。

    随着一项项尊崇军人的优惠政策出台,军人职业正释放“强劲磁场”,越来越多的家长把送子参军当首选,越来越多的学生把从军报国作为追求,近3年全省大学生兵员所占比例分别是53.4%、68.5%、78.4%,呈逐年递增趋势。

    拓展亲属受惠渠道,让军人家庭共享“军人荣光”

    小雪节气之后,绍兴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干事朱小强一连两周晚上加班统计属籍现役官兵个人信息、家庭住址、亲属情况。从2014年起,浙江开展“春节慰问军属大走访”活动,每到春节前夕,军地联合走访本地籍现役官兵家庭。

    记者来到绍兴市柯桥区现役军官戚军刚家,一幢三层江南农家小院收拾得整洁清爽。谈起这项走访活动,父母脸上满溢自豪:“军地领导来家里走访,送上慰问大礼包,让我们作父母的倍感荣耀。”

    记者了解到,他们统一订制了走访慰问“礼包”,里面装有“光荣之家”的牌匾、慰问信和慰问品,各单位分批分组逐一把慰问礼包送到军属家,为其挂上“光荣之家”的牌匾,详细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现场解决实际困难。

    每一年,朱小强都随同军地领导走访慰问军属。他们每走访一户,都会引来附近群众的羡慕围观,军属脸上挂满喜悦激动的笑容,有的捧着“光荣之家”的牌匾与慰问组人员合影,有的当即给在远方服役的官兵打电话,大家都称赞这样的礼包无比珍贵。

    每名卫国戍边军人的身后,都有一个家庭在支撑奉献。家庭幸福指数直接影响军人光荣指数和社会崇军指数。对此,浙江坚持“一人从军报国,全家共享荣光”,拓展军人亲属受惠渠道,通过走访慰问军人家庭、组织军属旅游体检、结对常态解难帮困、赠送报纸杂志等方式,让军属成为社会尊崇的群体。

    慈溪市针对独生子女多、从军报国与照顾家庭两难全的实际,开展“你为国尽忠,我替你尽孝”手牵手拥军结对活动,探索由青年民兵、党团员和志愿者担任新战士父母的“结对子女”,定时定点提供农忙助力、帮困解难、健康关爱和情感抚慰等尽孝亲情服务。

    在浒山街道新战士诸旭波家中,诸妈妈说起“结对儿子”卢建科时脸上绽放出会心的笑容。她过生日,卢建科给她送去蛋糕,逢年过节还登门问候拉家常,几年结对相处下来,像亲母子一般。目前,慈溪市已有800多名“结对子女”替现役军人行孝排忧,树起了尊崇军属的社会风尚。

    “如今送子参军,切实让人高看一眼,得到厚爱一分。”在温州市瓯海区丽岙街道武装部,记者与多名义务兵家长座谈时,他们都发出同样的感慨。去年上半年,街道组织义务兵父母进行免费健康体检。据悉,给义务兵父母送体检活动在温州、嘉兴等多地推进,一些地方还将此作为建立军人荣誉体系内容常态开展下去,让军人家属共享军人荣光。(吴海云、罗正然)

【纠错】 [责任编辑: 李朋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8129793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