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犁剑和鸣,心手相牵固“长城”

2018年01月22日 13:54:12 来源: 解放军报

    西藏岗巴县欧鲁(藏语意:小孩子)向巡逻归来的边防战士献上一杯酥油茶;图下左:乃堆拉哨所两名新战士在山巅哨位执勤;图下右:岗巴县摩托快反民兵巡逻队冒着严寒巡线。

    写在前面

    边陲,国之屏障,社稷大事。兵强边固才能国泰民安,守卫边关就是守卫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戍边卫国、强军兴军既是军队的主责主业,也是全民的共同担当,需要“犁剑和鸣”。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走马西藏绵长崎岖的边防一线,我们欣喜地看到,西藏边境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挥军民团结的传统优势,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调整拥军支边模式,着力提升边防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以新气象、新作为谱写新时代的军民戍边新篇章。

    自古边疆稳,则国泰民安。边防稳固不断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驻地经济繁荣也带动了部队全面建设发展,促进了官兵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今天,在“犁剑和鸣”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过程中,一幅军民守望相助,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新画卷,正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寒冬腊月,记者走访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漫漫边防线,只见边防公路更宽更长,云中频响汽笛声,驱车巡逻不再是梦;边防哨楼越建越好,哨所常闻键盘声,信息管边成现实……

    树高有根,水长有源。“边防要发展,人民是靠山。”正在边防哨所蹲点的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副主任昂旺深有感触地说:“驻地党政领导带头拥军支边,各族群众热忱投身边防建设,夯实了边防建设基础。”

    山不再高路不再长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今天,听着歌曲《天路》的动人旋律,边防官兵不胜感慨。

    过去边境执勤,攀高山、越丛林、翻雪山,官兵们只能靠徒步、骑马,有些艰险路段,巡逻一个来回要用上十余天时间。如今,越野车沿着一条条边防公路行驶,“日行千里”不在话下。

    在边境线上,有一座镌刻着“西藏军区边防车行巡逻道”的石碑,落款为“西藏自治区边防委员会”,石碑上鲜艳的五角星格外醒目。

    自治区公路局拉(萨)林(芝)公路养护点工人王丁山说,在西藏边防,他参建过好多条这样的公路。

    王丁山是位“天路二代”。这些年,他接过父亲的班,从林芝转战日喀则,从山南奔赴那曲,为的是让边防官兵巡逻提速。

    一部满是“撞痕”的装载机,见证了王丁山涉险开路的难忘历程。一天晚上,当地政府通知护路工向日喀则进发。王丁山听说是“修建边防公路”,一下来了劲头,二话没说“说走就走”。百余天里,他始终坚守在抢险保通最前沿。

    相比远道而来的工人,驻地群众参建边防公路的热情同样高涨。某旅藏族上等兵晋美怎么也想不到,他随单位到边关筑桥修路时,竟遇到父亲驾驶家里的货车正在帮助部队抢运沙石,母亲也在铺路队伍中挥锹铲土……

    藏族群众的家国情怀,在此有了生动诠释。

    “全家拥军”可以说是全民支边的一个缩影。在日喀则边境地区,只要部队需要,藏乡车队随时做好“参军”准备。当地被誉为“运输大王”的藏族民兵扎西,听说部队修路运力不足,他的上百台运输车火速增援。

    南来的,北往的,在施工一线都是好样的!地方各参建力量密切配合,主动承担最险路段的修筑任务。

    汽笛声声,铲凸填凹,天堑变通途。西藏军区边防处参谋赵诗锦说,去年春末以来,日喀则市已累计派出120名机械操作手、78台工程机械参与边防公路修筑任务,加之藏乡私家车队的积极参与,支边大军汇成滚滚铁流。

    “我们都是农奴后代,以前主要靠放牧耕地为生,日子过得十分艰辛。”扎西道出新时代高原干部群众的心声:“我们在党的好政策下摆脱贫困、学到技能,逐步过上了幸福生活,深知富国强边的重要性。”

    “光明礼品”抵山巅

    与“天路”并驾齐驱的,是一段穿云破雾的“电力天路”,它将光明源源不断送抵山巅哨所。

    西藏军区保障部助理员罗小平手指天空,意味深长地说:头顶的“电力五线谱”,军地合奏;旷野中的“科技二维码”,各方扫描……

    诗意般的语言,讲述的却是惊心动魄的历险记——最新完工的这条输电线路所涉区域,在地图上呈酱紫色,海拔高差超过1500米,涵盖峡谷、密林等多种地貌,是绝对意义上的“生命禁区”。

    “只要有利于稳边固防,再险也要把线架进去!”多少年来,云中哨所官兵点蜡烛、酥油灯照明,用柴油发电机发电的故事,被当地电力部门人员看在眼中、急在心头,他们决心让边防哨所通上市电,给哨所官兵送上一份“光明礼品”。

    西藏军区保障部领导与国家电网西藏日喀则供电公司负责人一拍即合,双方组成联合小组,着眼管边控边需求,破解边防部队用电难题。

    原本,这段“电力天路”不在年初的建设计划之中,但地方政府特事特办,临时追加大电网接通建设项目。用他们的话说:“边防建设的需要就是建设导向,一定要把钱用在强军固边上。”

    为使电力建设与战备建设同频共振,去年仲秋,军地双方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绘制供电路线图,对线路设置、箱变位置、供应保障等难题一一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确保电力建设有序推进。

    “有战士驻防的点位都要覆盖,不能落下任何一个哨点。”日喀则电力公司本着全哨保障的原则,高标准落实建设计划。驻守山坳中的一个哨点,原本不在供电线路上,电力公司专门铺设分支线路,于去年9月4日顺利完工。哨所有了长明电,边境执勤手段现代化程度随之水涨船高。

    那些日子,只要你抬头仰望,总能看到一个个“飞人”爬杆架线,冒着生命危险紧张施工,只为边防哨卡早日结束“限时供电”“看天蓄电”的历史。

    一路架线,全程播火。施工人员除了架线保通外,还沿途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对边防哨兵进行面对面教学、手把手帮带,培养了一批电工骨干,也为管边控边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和技术支撑。

    清冽饮水润心田

    “如果你在巡逻路上精疲力竭、嗓子干得快要冒烟,那么马上喝一罐‘勇玛’饮料,不仅解渴,而且能够迅速消除疲劳。”这句话不是广告,而是边防军人牌杰在踏雪巡边时的真实感受。

    官兵们普遍认同的这款饮料,就是当地企业针对雪域高原执勤巡逻的特殊需要专门生产的。

    近年来,西藏地方各级积极调整拥军支边策略,协力为边防官兵解难题、送温暖。

    为让边防官兵喝上放心水,地方防疫部门定期派人检测水质,依据矿物质含量区分饮用和洗漱水源,严把官兵用水“入口关”。多家企业还依据矿物质含量,就地取材研制出具有抗疲劳、抗缺氧功效的饮用品,满足官兵需求。

    满足生活需要,更满足执勤作战和体能需要。在全民支边行动中,西藏两家企业特地将一箱箱特色功能饮品运到哨点,让官兵们根据体能所需选择饮用,保障他们完成好巡逻执勤任务。

    去年入冬以来,河水结冰,饮水困难,地方政府紧急动员支边,速解官兵燃眉之急。同以往男女老少“背水上哨”有所不同,满载货物的卡车驶上新修边路,将一箱箱纯净水送到一线。官兵们说,这个封山期,我们再也不为用水发愁了。

    驻地藏族群众洛桑说,以前,他给哨所背过井水、河水,后来听说“地表水质成分杂”的消息,也很揪心。如今,他在一家生产纯净水的企业上班,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

    “做人应当懂得感恩!哨所官兵需要多少水,我们就送多少,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就什么时候送到……”洛桑说:“没有金珠玛米在边防站岗放哨,我们哪能安心上班,安享太平!”

    “人民群众满腔赤诚支边,我们要还各族群众一片祥和的天空。”在海拔4600多米的詹娘舍哨所,上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西藏军区群工处干事陈诚说,作为新时代边防军人,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守好边,就是对各族群众拥军支边的最好报答!(晏良

【纠错】 [责任编辑: 杨茹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291297958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