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今天,我们该如何唤醒连史

2018年05月15日 07:53:02 来源: 解放军报

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一等功臣连,把党团生活、政治教育活动搬进连史馆。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开展的“人人进连史”活动激发着官兵的练兵动力。 江蝶群 摄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开展的“人人进连史”活动激发着官兵的练兵动力。 牛利 摄

    到第75集团军某旅十三连当指导员之前,“上甘岭战役二等功臣连”的金字招牌,曾是李业鹏梦寐以求的向往:连队曾参加闻名于世的上甘岭战役,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司令部授予“上甘岭战役二等功臣连”荣誉称号。

    这段血与火铸就的连史,李业鹏倒背如流。来连队报到后,李业鹏的脸上却掩不住失落。他满心期待走进连史室,却没有看到一件与上甘岭战役有关的文物。

    “荣誉承载着连队的历史,文物见证着连队的辉煌。唤醒连史,就从找回文物开始。”那一刻,李业鹏暗下决心。

    这位指导员翻阅了连队所有的文物史料,寻访了可能了解那段历史的领导和战友,甚至利用休假时间到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还是一无所获。

    寻来访去,一直纠结没有历史文物的李业鹏却收获了“比文物更宝贵的财富”。那是一次训练归来,李业鹏讲评的时候,突然从一双双犀利的眼神中发现,“英雄连队的魂没有丢”。

    “有文物固然好,但比文物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从那以后,李业鹏开始了另一种寻找和唤醒——坚持不懈向官兵讲述连史室每一项荣誉的来历和内涵。

    李业鹏的坚持,让一双双犀利的眼神增添了新的光芒。那是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光荣感和自豪感。

    今天,我们该如何唤醒连史?面对这一课题的,显然不止李业鹏一个基层带兵人。

    “伴随着部队整编、移防、分流,不少连队分分合合,连史的唤醒和传承意义重大。”第75集团军领导说,连史延续和荣誉传承,在连队建设和战斗力生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唤醒连史,关键在于传承精神。

    敞开门,是连史室的一种状态,更是连史教育的一种姿态

    各连连史室的门,终于24小时敞开了,“就像热线电话一样,随时等候官兵的倾诉与交流”。

    2017年11月,刚刚履新第75集团军某旅合成四营教导员,陈军便在上级支持下,第一时间将连史室“24小时开门”的想法付诸实践。

    陈军思虑良久的这一做法,其实也回应着全营官兵的关切。这份关切,既来自于刚转隶过来的官兵,也来自于“土生土长”的四营官兵,他们渴望了解连队辉煌的历史,也期待着分享每天发生着的许多不平凡的故事。

    “我们千万不能捧着美玉却不知道是宝!连史就好比我们手中捧着的美玉。”一向倡导连史“滴灌式”教育的陈军认为,“开门,是连史室的一种状态,更是连史教育的一种姿态”。

    曾在基层任职多个岗位的陈军说,虽然很多连队会将新兵入连、授枪授衔、重温传统、入党宣誓、老兵退伍等活动安排在连史室举行,但更多时候,连史室的大门是紧闭的。

    令陈军欣慰的是,合成四营各连连史室的大门一敞开,短短数天的参观人次,几乎接近往年近半年的数据。

    门敞开了,连史与官兵的接触与互动更频繁、更方便了。耳濡目染间,官兵对连史的认同感、归属感也更强了。

    当然,“敞开门”只是一种姿态,陈军更加注重做好“敞开门”之外的工作。他要求全营在主题教育、专题教育、随机教育中,根据需要把连史的内容作为教育素材,要求带兵骨干与战士谈心时有意识嵌入连队精神传统。与此同时,力促连史动漫化、故事化等创新,并定期请老兵回连讲述连史。

    “传承红色基因,就要从‘唤醒’连史入手,让官兵切身触摸连史。”陈军说。

    只有保持连史的纯度和鲜度,才能对官兵有粘度

    当连史遭遇网络,会有怎样的激荡和反应?

    南部战区陆军某旅连史教育采用了另一种形式来“唤醒”连史:让连史教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建立“数字连史馆”。

    “穿插英雄连”网上数字连史馆管理员、下士李德辉告诉记者:“数字连史馆借助全景扫描、动漫交互等多种技术手段和形式,将重大战役战斗、著名英模人物等内容生动呈现,更容易对接年轻官兵。”

    其实,发动懂网络的技术骨干建数字连史馆,本身便是一种自我教育。自从担任数字连史馆管理员后,过去曾不太愿意学习连史、凡事“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的李德辉,不仅逢人就说连史,还努力成长为连队的训练尖子。在去年的联合演练中,他带领全班灵活出击,受到营里表彰。“我能随口说出连队的10多个历史故事,对身边战友的模范事迹更是了如指掌。”李德辉不无骄傲地说。

    让李德辉骄傲的还有一组数据:数字连史馆开通后,主页访问记录迅速攀升,平均每天被浏览上百次,留言累计千余条。

    同样是连史,放在网上网下,差别为何如此之大?

    “这些新时代的官兵,入伍前就已经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网生代’需要什么、部队需要改变什么——是各级带兵人急需解答的一道思考题。”某旅政委唐照乾说,数字连史馆就是针对新时代年轻官兵特点所做的探索与尝试。

    在某旅宣传科科长李洪青看来,网络的互动性与不断更新的特点,不仅撬动了官兵的兴趣,还连接了过去与现在、个体与集体,让官兵发现个人在连史中的价值,在互动中增强存在感和归属感。

    “只有保持连史的纯度和鲜度,才能对官兵有粘度。”李洪青说,他们在创办各连的数字连史馆时,不仅把图片、文字等资料数字化,还组织各连把近几年担负的重要活动任务、涌现出的典型模范等当代故事收录进去。

    为了避免数字连史馆与官兵脱节,他们还打造连史故事微课,将战功卓著、英雄辈出的连史分解为生动感人的简短故事,由讲解员现场讲解并录播;定期开展“与先辈对照、与英模对话、与典型对比、与自己对话”的学连史活动……

    去年老兵退伍时,像其他老兵一样,上等兵夏雨收到了一份专属于自己的纪念品——入伍两年以来成长进步的点点滴滴。看着这份从数字连史馆脱密处理的纪念光盘,夏雨感慨地说:“连队帮助我成长,也见证了我成长,不知不觉间,这里已成了我的家。”

    临走之前,他站在全连官兵面前道别,却哽咽得说不出话。最后他顿了一下,吼道:“大家好好干,一定要多为连队这个家多作贡献!”

    今天,官兵正在做的便是连史,官兵怎样,连史便怎样

    “当精兵、担重任、入连史”——第75集团军某旅火热开展的这项活动,正在让该旅的每一支连队拧成一股绳。

    这是连史与官兵个体相融产生的“化学反应”。

    去年8月,该旅组队赴新疆库尔勒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7”,在“晴空”项目比赛中,一举斩获团体第一的好成绩。装步十连下士彭鑫在国际赛场上全程零失误,被评为“最佳驾驶员”。他的事迹不仅被写入连史,还被写入旅史。

    得知这一消息,彭鑫在电话里骄傲地告诉父母:“你们的儿子,现在也是一名优秀的‘塔山传人’了!”

    表面上看,官兵被写入连史,是对表现突出的官兵的一种表彰奖励,实质上却反映出一种对连史的真正尊重,是对连史的一种深层唤醒。

    “就像真理一样,你相信了,真理才能给你力量。连史也是这样,连史中的经验、精神、传统,只有你真正相信了,才能给你无穷的力量。”“钢八连”指导员徐鹏的这番话,让下士李贤感同身受。

    去年,综合素质平平的李贤被上级抽中参加教学法综合考核。5公里武装越野考核前,尽管前几个课目考核成绩不尽如人意,徐鹏还是拍着李贤的肩膀帮他缓解压力:“我相信你,咱们‘钢八连’的兵都是好样的!”

    “钢八连!钢八连!”开跑后,李贤不断暗示自己不能给“钢八连”丢脸,“再坚持一会儿”“再跑快一点”。一路坚持下来,最后一看成绩,竟然比自己历史最好成绩还快。

    “官兵进连史活动,只是一个形式,要想不让这个活动落入一般化奖励表彰的窠臼,必须做好连史联系实际的‘下篇文章’。”徐鹏认为,官兵不仅要从连史中汲取精神动力,还要不断在实践中提炼精神、固化精神。

    去年彭鑫从国际赛场凯旋后,装步十连积极做好经验总结和精神提炼,将“零误差”精神及时补充完善到连史中,既增强了连史精神的时代感,又拓展了连史精神的承载面。

    “与连史连在一起,官兵身上承载的便是连史,官兵怎样,连史便怎样。”“钢八连”指导员徐鹏喜欢引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一句台词,阐述连史和连队官兵的关系——彼此都要“不抛弃、不放弃”。(陈典宏 骆瑶 王豪)

【纠错】 [责任编辑: 蔡琳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872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