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在地面驾机“飞行”

2018年06月22日 20:00:52 来源: 解放军报

    原标题:在地面驾机“飞行”

    ——走进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模拟训练中心

    上图:飞行员正在进行模拟训练。 王志佳 摄

    谁说只有在天上才能飞行?

    前不久,笔者来到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模拟训练中心,在这里感受了一场不一样的“飞行”体验。

    走进中心,一个面积2500平方米的模拟训练大厅呈现在眼前,数台1∶1比例的大型飞机模拟器排列开来,四周则是训练监控室、理论教学室、战术研究室、讲评室等功能区域。

    “中心现在装备有多种型号空军现役运输机和轰炸机的模拟器。”中心领导指着大厅里的这些模拟器告诉笔者,自去年正式组建以来,他们承担了培训空军轰炸机和运输机飞行员的航空理论、模拟训练、战术研究验证等任务。

    跨进座舱,笔者第一感觉就是逼真。设备启动、开车、滑跑、离陆……经过简单培训后,笔者作为机长驾驶某型运输机直冲“云霄”。

    正当笔者为自己的飞行技术洋洋得意时,突然左发动机告警灯闪烁。“左发停车!”坐在副驾驶的飞行员陈坤立即提醒笔者。第一次开飞机就遇到特情,笔者顿时手足无措。“关油门、断电、保持飞行状态。”在陈坤的指导下,笔者手忙脚乱地完成一系列操作。“由我操纵,准备迫降!”这时候,陈坤迅速接过飞机控制权,根据飞机高度和油量,果断做出决策,800米、500米、200米……飞机不断下降高度。“起落架放好!”陈坤操控飞机对准跑道,接地、着陆,安全返回。

    “太惊险了!”虽然心里知道是模拟,但笔者依旧心情高度紧张。原来,为了让笔者更加真实地感受模拟飞行,工作人员专门设置了空中发动机停车的特情模式。

    “飞行风险高,很多特情课目训练不能在真机上进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刚才的突发情况。”陈坤对笔者说,飞行模拟不受时间、地点和天气的限制,可以模拟在真机上无法训练的复杂天气条件下飞行、特情处置等内容。

    大厅另一端,几名研发人员正在对一台即将投入使用的模拟器进行调试。见笔者走过来,课题组组长陈曦一边测试仪器上的数据,一边向笔者介绍:“有的数据要进行上千次校对,这样才能保证模拟效果最大限度接近实战。”

    模拟器的核心是“像”的问题。为此,飞机性能仿真建模是模拟器研发的最大难点之一,其逼真度直接关系到训练效果。

    在研发某型运输机模拟器时,为了获取准确数据,研发人员先后多次深入航空兵部队对飞机进行测仿,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积累了近千张测仿照片和设计图纸。在建模时采用层次化、模块化的建模方法,将各仿真子系统的原始数据与仿真任务、仿真模型联系起来,使建模、调试、仿真及结果分析集中在统一的软件环境中完成,从而提高模拟飞行的真实度。

    “模拟器做得真不真,飞行员最有话语权。”中心改装教官姚振龙正在会议室与同事制订模拟训练计划。姚振龙告诉笔者,不久后,一批部队飞行员将到中心进行模拟训练。要想让模拟器发挥最大功效,就要根据飞行员所在部队担负的不同任务,科学制订计划。

    笔者翻开训练计划,发现实战化训练内容占了很大比重。研发人员根据部队训练情况分别为模拟器加装了低能见度、大侧风、极限偏差等实战化课目训练软件。“让模拟训练与实战对表,是我们永恒的目标。”姚振龙说,他们将开发模拟训练成绩评估系统,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基本动作的自动识别,结合飞行训练大纲中评分标准和机种飞行要求,实现模拟器飞行训练的量化评估。未来,他们还将把更多精力放到战术研究论证上,重点研究轰炸机、运输机战术训练,进行模拟战术对抗的开发与应用,打造空中作战“实验室”。(王志佳 徐建军)

【纠错】 [责任编辑: 张骄瀛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9899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