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第81集团军某旅15小时昼夜连贯演练出现新变化

2018年08月31日 11:30:29 来源: 解放军报

    原标题:第81集团军某特战旅15小时昼夜连贯演练出现新变化——特战保障像“蚂蚁搬家”

    处暑之夜,记者来到第81集团军某特战旅,恰巧赶上该旅正在开展特战小队综合演练。零点时分,一支12人组成的特战小队乘坐猛士突击车,在小队长惹子日拉带领下悄然开进至某陌生地域。

    一路上,队员们面色凝重。半晌,惹子日拉打破沉默,悄声对记者说,他们即将开始的是15小时昼夜连贯演练,作战背景是深入敌后实施破袭行动,队员们要连续完成夜间渗透、战斗射击等课目。

    紧张的气氛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队员们随身携带的背囊比以往轻便不少,仅仅携带枪支和基本单元补给。不禁疑惑:高强度连续作业十几个小时,这些补给怎能够用?演练即将开始,惹子日拉匆匆回应:这次行动,后装保障都在保障模块内,先期侦察阶段会给小队准备特种侦察器材和弹药,演练全程会对特战分队实施定点补给。

    凌晨2点,神出鬼没的特战小队成功渗透到指定区域。惹子日拉拿出北斗手持机搜索定位坐标,很快,在一片灌木丛中,神奇地“变”出了一瓶瓶矿泉水。战斗射击环节,一辆猛士车疾驰而至,为特战队员补足了弹药。

    “作战任务变了,后装保障模式势必发生变化。”夜间渗透行动结束后,该旅领导告诉记者,过去旅队还是摩步旅时,主要以连为单位遂行训战任务,保障人数多、任务重,通常由各连自行携带给养。改为特战旅后,作战单元变为小队,常常需要深入敌后、隐蔽行动,像以往一样携带大量补给已经不切实际。刚才小队执行渗透任务,他们采用的就是“蚂蚁搬家”式的伴随保障,全程定点定位提供补给。

    “特种部队深入敌后行动,这种保障可行吗?”听了记者的疑惑,该旅领导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特种作战不完全等同于阵地作战,前方后方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敌后地区也可能会有中立地区和预先建立的联络点,完全可以预置储备装备物资,或由特战小队自行搜寻补给,或通过直升机等进行空投补给,这些方法在外军特战演练和军事比武中已有应用。

    紧张的演练已经持续12个小时,小队进入指定地域后,一场破袭夺控战迅即展开。突然,导调组临机下达任务:特战小队1名队员受伤,任务改变为护送伤员退出战场。后方保障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派出卫勤人员对伤员进行简单包扎,特战小队迅速撤离。

    “‘模块化’保障突出精细化,各单位分工明确、衔接紧凑,为小队作战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该旅保障部部长张宝介绍,今年驻训以来,他们多次前往院校取经求教,结合以往精准保障的经验,探索出“模块化”保障新模式,其一就是区分不同任务,将食品、弹药等按标准分别集中存放在储物箱内,根据小队指定的时间、坐标,及时将物资送达。

    部队打胜仗,保障要跟上。惹子日拉率领的特战小队经过连续不间断行军,待完成崖壁攀岩、穿越水障等任务后已筋疲力尽。刚到达某集结地域,保障车几乎同时到达,送来葡萄糖、自热食品等补给。队员们补给停当,又“满血复活”,精神抖擞地重新出发……(武元晋、赵丹锋、狄伯文)

【纠错】 [责任编辑: 蔡琳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944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