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走近南部战区某部部队长廖新华和他的团队

2018年09月24日 08:33:39 来源: 解放军报

    原标题:这里的每一天都很“烧脑”——走近南部战区某部部队长廖新华和他的团队

    廖新华今年40岁,锃亮的头顶却已“寸草不生”。

    他掏出手机,翻出一张以前一头卷发的照片,打趣解释:这算是过去在地空导弹部队工作多年,后来又常跑演训一线留下的“工伤”。

    可在南部战区某部,官兵都认为:这里面也有部队长长期研究打仗问题,“烧脑”烧出的“内伤”。

    有多“烧脑”?团队里有人这样描述:一个研究课题平均要搜集、消化各种信息资料20余万字;一份研究方案要涉及多个军兵种,涵盖数十种武器装备;很多课题涉及多个专业学科,函数、微积分等复杂数学计算贯穿始终……

    这是廖新华的工作常态,也日渐成为他所在部队的日常状态。

    这支部队被称为战区联合作战的“大脑”。廖新华说:我们不“烧脑”,怎能打造出联合作战“最强大脑”?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组建仅两年多的年轻团队,感受他们日复一日的“烧脑”状态。

    战争也许就在明天,我们必须快马加鞭

    两年前到单位报到的场景,参谋邓杰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作为战区某部组建后第一茬报到的官兵,邓杰和20多个战友从全国各地辗转至驻地,报到后没有休整,当晚就开始加班。

    后来,邓杰了解到,新单位的部队长廖新华其实比他们更“急”——赴任当天中午刚下飞机,他就拉着行李箱到战区联指中心受领任务:10天后,带队参加战区等级部署流程推演。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用来形容新成立的战区,担负全新主战使命的战区,再恰当不过了。

    从报到的那一刻起,廖新华和团队成员一直拧紧发条,高速运转。

    廖新华的办公电脑里有一份“工作清单”,列着大大小小300多项任务,每项任务的“完成时限”都精确到年月日。

    “战争也许就在明天,我们必须快马加鞭!”廖新华团队的成员说,面对一个接一个的紧迫任务,这句话成了部队长的“口头禅”。

    去年5月,廖新华让参谋王行军担负某前沿课题研究任务。王行军起初不理解:目前的研究还远未到这个层面,有必要这么急吗?

    “等到打仗再研究,还有意义吗?黄花菜都凉了!”廖新华少见地发火了。片刻后,他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研究事关战场胜败,不仅关系到战友的生死,甚至影响国家和百姓的安危,可不能麻痹大意啊!

    王行军深受震动,当即立下军令状,组建课题组展开研究攻关。

    一次红蓝对抗,正因为他们对这一课题有预先研究,红方得以走出困局。前不久,这一课题被列为全军军事理论研究重点项目。

    “他就像一部全天候开机的雷达,时刻不停扫描备战打仗的盲区。”王行军佩服廖新华的敏锐洞察力,并时常以此激励自己。

    廖新华注重搜集各方面资料。他的保密柜里,存着一摞记着各种信息、研究方向的活页纸。他经常从这些纸堆里“揪出”一个个前沿研究课题。

    那年,媒体刊登了一则某国在某地部署武器装备的消息。廖新华看到后,反复研读这则三四百字的“豆腐块”,匆匆钻进了研究室……没过几天,一份详细的专题研究构想就呈到了战区首长案头。

    世界局势的新变化、周边安全环境的新情况、作战样式的新动向,廖新华总是本能地将其与明天的战争联系起来。他执着地认为,任何一丝风吹草动背后,都可能裹藏着一场战争海啸,若不未雨绸缪,就可能在明天陷入被动……

    而他的使命,就是带着团队与时间赛跑,争取主动。

    身处主战岗位上,人人都要担主责

    这是一次“压力山大”的汇报——

    台上,少校工程师曾科将课题研究情况娓娓道来。台下,多名将军全神贯注听着讲解,时不时提出一个个“刁钻”问题。

    让小年轻直接向战区首长汇报,出了纰漏怎么办?廖新华坦然一笑:“这是团队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课题谁负责,成果就由谁向上级汇报。”

    这个小举措里,藏着他培养团队人才的良苦用心——

    高素质的参谋是部队打仗的重要支撑,但廖新华认为:“艺高不一定胆大,如果见到将军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临战时刻怎么履职尽责?”

    另一方面也是加压力。他说:“身处主战岗位上,人人都要担主责。”

    廖新华的团队来自40多个军兵种专业,每个参谋都专业优势突出,可是面对联合作战的要求,每个人也都有短板。廖新华觉得,当主官得有“校长意识”,既要用人所长,也要善于补人所短。

    “廖校长”给自己的任务是:帮大家实现从“专才”到“通才”的转变。

    怎么转变?他的思路很简单:增强自信、激发个性、消除惰性。

    就说曾科。刚领受某研究课题时,因课题涉及多个军兵种专业,他感到压力大,想打退堂鼓。廖新华就带他跑科研院所、到基层调研,指导他论证、分析、计算……曾科越干越有信心,渐渐干出了成绩,如今在某领域小有名气。

    来自海军某补给舰的参谋李文哲刚到单位报到,廖新华就给了他一个任务:讲讲补给舰的发展史和各国补给舰现状。“我当时都蒙了!”李文哲感叹,以前一直忙于具体事务,“只知道埋头赶路,很少抬头看天”,但从那一刻起,“视野一下子被打开了,研究问题的热情也被点燃了”。“你心中有担当,干事才会有热情。”李文哲说。

    “部队长每次布置的课题,你都必须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参谋赵金山以前是学机务的,廖新华就把某新型战机打击某型目标的课题交给了他。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可是廖新华不断逼着他“啃”下去,日复一日,赵金山突然发现,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走到了前沿。

    良匠无弃木。如今,廖新华团队近90%的参谋、工程师和研究员都能领衔各类作战课题研究。他们还向军委和战区机关输送优秀参谋11名,30多人成长为联合作战相关领域的业务骨干。

    研究打仗不怕你有想法,就怕你提不出问题

    因为一次建言,博士张小可差点“得罪”整个团队。

    去年,团队历时3个多月研发出某评估系统,并通过专家组初期检验评估,进入最后试验定型。

    “系统虽好,漏洞却可能致命!”正当大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张小可直言发现系统还有个重大缺陷。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有人称赞他敢说真话、有个性,也有人说他“站着说话不腰疼”。

    廖新华没有轻易下结论。他决定重新组建攻关小组,请张小可参与,马上对系统漏洞展开二次研究攻关。

    这一举措让张小可心里悬了很久的石头落了地。这位“海归”博士选调到廖新华团队后,一直有个顾虑:大胆探索、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学术追求,在这里有土壤吗?

    有此顾虑的不止张小可。廖新华团队里超过半数的成员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有的在选调进团队前,就在各自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都说高学历干部想法多,你就不怕不好管?”上任之初,有战友提醒廖新华,这个队伍不好带。

    “我们是研究打仗,不怕你有想法,就怕你提不出问题。”廖新华嘿嘿一笑。他鼓励大家:“行政上要讲服从,但研究上要有批判的精神、创新的勇气。”

    团队成员易义君如今已在目标分析和弹药匹配领域崭露头角。可在当初,听说廖新华要选调一名土木工程专业干部,不少人都很惊讶:学土木工程的搞营房基建在行,研究打仗是不是进错了门?

    “现代战争是精细分工、协同行动,研究建筑、路桥、机场等目标的打击策略,没有比搞土木工程的更在行。”廖新华别有一番考虑。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每当有热点研究课题,廖新华就会召集团队成员开个“军事沙龙”,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分析研讨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有不少被及时吸收进了课题研究中。

    有问题,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活力。

    一次次的备战打仗“头脑风暴”里,廖新华和他的团队一次次在陌生领域发起冲锋。两年多来,他们先后开发专业系统软件13套,取得20多项攻关成果,9项填补了我军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王雁翔、王天益、姜博西、王月中)

【纠错】 [责任编辑: 王楠楠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99595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