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云端上的青春——记武警青海总队某大队大队长杨富祥

2018年11月08日 18:41:11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11月8日电题:云端上的青春——记武警青海总队某大队大队长杨富祥

    王玉山、王金兵、郭紫阳

    36岁的杨富祥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

    这是风霜雕刻的印记:任谁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雪域高原待上十多年,都会换个模样。

    何况,这里还是被世人称为“生命禁区的禁区”——

    平均海拔4700多米的昆仑山腹地,风雪弥漫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官兵们形容说: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树不活一棵、鸟也难飞高。

    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极端恶劣的地方,从2006年7月青藏铁路建成通车那天起,武警青海总队某大队大队长杨富祥就扎根在铁路守护线上,从海拔4050米的三岔河到4533米的沱沱河,再到4868米的昆仑山隧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安全护送13万多趟列车穿行天路。

    积雪终年不化的昆仑山,在多雨的夏季,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2014年6月,隧道北出口因突降暴雨发生严重山体滑坡,巨石和泥沙侵入铁路限界,将铁路轨道掩埋20余米。此时,还有不到一个小时,拉萨到上海的火车就要通过隧道。

    时间就是生命,情况万分紧急。

    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协助下,杨富祥带领官兵冒着暴雨,浑然不顾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肩扛手抬、打桩拉网、移土清泥,终于在列车通过前将路基上的落石和泥沙清理干净。

    在高寒缺氧的无人区巡逻执勤,每走一步都会感到胸闷气喘、腿如注铅,暗坑雪窝、狂风暴雪更是潜在威胁。

    去年冬天的一件往事,战士唐永强至今难忘。

    那天清晨,气温骤降至零下15摄氏度。杨富祥带领官兵全副武装,顶着刺骨寒风,踩着没膝积雪,深一脚浅一脚踏上了巡逻路。

    然而,高原的天说变就变,暴风雪说来就来。

    “风急雪狂,人根本站不稳,雪花冰粒直往脖子里钻,大家紧紧地裹着衣领、捂着棉帽,艰难跋涉。”唐永强突然脚下一滑,身体被狂风吹得向后倒去,眼看就要滚下山坡。

    “杨队长一把抓住我,自己却因惯性摔倒,眼角被利石划出一道口子,血刚冒出来,就立即凝固了。”

    顾不上包扎,杨富祥和战友们继续迎着风雪,向下一个巡逻点进发。归队时,已是深夜。

    扶危排险,不仅发生在巡逻路上。不期而至的沙尘、飞雪、冰雹,再加上坡度大、弯道多,导致部队营区山下的109国道经常发生交通事故。

    在无人区遇到险情,如果得不到及时救助,后果不堪设想。

    为及时给求助者提供帮助,杨富祥特意在国道醒目处设立了15块写有“有困难找武警”和紧急求助电话的便民牌,先后参与车祸救援30多起,热心帮助群众解决困难50多次。一块块“便民牌”,成为千里文明青藏线上的一道暖心风景。

    风一程,雪一程,身在青藏线上行。

    12年来,杨富祥带领部队在无人区铁道线上武装巡逻2300多次、累计行程2万余公里,排除铁路落石、野生动物上道等险情60余起,确保了青藏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

    12年来,杨富祥与官兵一起艰苦创业,在昆仑戈壁建起了第一个大棚温室,种出了第一批新鲜蔬菜,结束了官兵吃冻肉、咽干菜的历史。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被表彰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时光流转,沧桑容颜。

    唯一不变的,是军人肩上的使命和心中的忠诚。

    目送着一列列疾驰而过的火车,抚摸着营区用石头拼成的鲜红党旗,杨富祥说,自己的生命就像芨芨草一样,早已深深地扎根在青藏线上。

【纠错】 [责任编辑: 韩松豫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6129989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