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荣耀背后,这是武警国宾护卫队的独家记忆……

2018年11月12日 21:14:35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张骄瀛、齐明宇)每当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时,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身着帅气礼兵服、脚蹬锃亮马靴、头戴白色头盔的小伙子驾驶着乳白色摩托车,呈倒“V”字队形护卫着国宾车队疾驰而过。这群年轻人,就是武警国宾护卫队的官兵。他们,被誉为“中华第一骑”、流动的“仪仗队”,用行动和忠诚见证着中国外交礼宾的改革与变迁。

    为适应大国外交的时代需要,2013年5月,武警国宾护卫队正式重组。5年来,护卫队先后圆满完成APEC会议、“9·3”阅兵、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共为2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执行了600多次国宾护卫。

    身处这个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护卫队官兵坚定理想信念,铁心跟党、铁骑当先、铁骨铮铮的“三铁”精神已成为这支队伍最核心的品质内涵。

护卫队护卫外宾驶过长安街。安晓惠 摄

    成为护卫队队员,不仅要思想素质过硬,身高体型匀称,还要经历体能、技能、心理素质等6大模块18个科目为期一年的艰苦训练,熟练掌握窄路驾驶、蛇形驾驶、转“8”字、90度急转弯、队形变换等摩托车驾驶高难绝技,扎实具备护卫途中排除险情、恶劣天气和夜间安全护卫等技能。

护卫队队员驾驶1米宽的摩托车通过1.1米宽通道。王双战 摄

    一台执勤摩托车重达268公斤,约等于3个成年男性的体重。对刚入队的队员来说,扶起倒地的摩托车成为训练中第一只拦路虎。为增强臂力与腿部力量,推车5公里跑成为队员每人必练的基础科目。

    盛夏时节,骑行训练不会因为气温的升高而减少,队员双腿贴着滚烫的发动机一训就是五六个小时,常常在晚上休息时才发现双腿被烫伤。冬季严寒,队员也常被带到各条环路、高速熟悉路况“找感觉”。

护卫队队员进行推车5公里跑训练。王旭鹏 摄

    护卫队队员也是特战队员,捡拾路面障碍物是队内传统的高难度训练内容——行车途中如发现可疑物品,队员必须在时速60到80公里的情况下捡起可疑物品并投到车队外,训练时则要求队员必须在时速90到100公里的情况下捡起一支钢笔,有时钢笔也被替换成更小的弹壳。

护卫队队员进行捡拾路面障碍物训练。安晓惠 摄

护卫队队员以80公里时速快速处置路面出现的可疑“爆炸物”。王旭鹏 摄

    严苛的训练中,官兵练习挂挡每2个月就会挑破一双马靴,正常行驶3到5年才需更换一次的轮胎平均每2天就要更换一条。通往训练场的路两旁,一边是几百双磨破的手套组成的“手套墙”,另一边是几百条磨薄的轮胎组成的“轮胎墙”。这里,能找到每一位曾在护卫队训练生活过的队员的名字,见证了他们付出的艰辛。

护卫队营区内的轮胎墙。王苗 摄

    护卫队队员有自己特殊的“黄金标准”:坐如钟、行如风;坐在车上要求头正、颈直、目平,身体与车体成90度直角,2个小时一动不动;车队以120至140公里时速与主宾车编队行使,各车左右偏差不超过5厘米。百里挑一、千锤百炼,用这来形容成为一名合格护卫队队员的过程,再贴切不过。

    被队员称为“男神”的中队长王雷,是全队行走的“模板”。经过5年严苛的训练,他的伤疤比任何一名队员都多,专业素质也是全队最过硬的之一。在同样的训练时间里,王雷不但要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练好、琢磨透,还要把自己的心得掰碎了细细讲给队员。压力和责任给了王雷稳重的气质,也过早刷白了王雷短短的发茬。

护卫队队员以80公里时速穿越火圈通道,练就强大心理。王旭鹏 摄

    执勤摩托车生产厂家的驻队技师方书建,被队员不怕吃苦的精神深深感染。当初方书建以为自己到护卫队只是出个短差,结果这个“差”一出就是5年。方书建说自己被护卫队“有人摔倒,没人放弃”的精神鼓舞,每有任务时都比队员提前2个小时起床检查车况。5年间,方书建瘦了几十斤,头发白了一大把,但他还想在护卫队干下去。

    无数个不为人知默默付出的日夜成就了中国礼宾工作中最坚实的一道钢铁长城,正如每一名护卫队队员入队第一天那动人心魄的誓言:“我们自愿加入国宾护卫队,为国争光!”

训练结束,护卫队队员精心擦拭摩托车。安晓惠 摄

【纠错】 [责任编辑: 张骄瀛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9992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