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十年,某工兵旅官兵见证救灾能力之“变”

2018年11月18日 12:10:40 来源: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新华社成都11月18日电 题:十年,某工兵旅官兵见证救灾能力之“变”

    刘小红、彭小明

    近日,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泄洪成功,参与救援的第77集团军某工兵旅官兵回撤归建。

    灾情面前,这个旅闻令而动,200多名官兵、近70台各型车辆装备,连续机动1000多公里,抵达灾区后,迅速搭建载重50吨的漕渡门桥,运送重型挖掘机和物资,协助导流槽挖掘作业,完成了水上输送救援任务。

    从汶川抗震救灾到金沙江堰塞湖救援行动,十年间,这个旅的官兵参与多次救援行动,见证了许多可喜变化。

    冲锋舟操作手,上士吴大兵是救援行动中的“老兵”。他自豪地说,变化,就是积累了经验。

    “比如,用拖车如何‘背舟’、如何‘会舟’、高寒地区要换35号柴油等等。”他如数家珍。紫坪铺水库、唐家山堰塞湖、牛栏江堰塞湖……都留下了他驾驶冲锋舟救援的身影。

    各级指挥员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还积累了指挥经验。

    如今的旅长,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荣誉称号的王健,汶川抗震救灾时任团长。此次指挥金沙江堰塞湖救援行动,他统筹指挥,提高了救援效率。

    另一个感受是装备变了样。“现在,北斗2号和海事卫星电话,让无人区防失联有了‘双保险’。以前,专业救援设备少,工兵锹几乎是‘万能装备’,老一代通信装备还存在延时等问题。”官兵们说,如今,不仅通联设备更新换代,直升机、无人机也广泛投入救援行动,大型机械设备更不用说。

    同样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的这个集团军某处处长申立,最大感受是军民融合在救援行动中发挥作用越来越明显。

    作为集团军应急指挥组副组长,从千里川藏线驰援到打通堰塞湖30余公里水上通道,他切身感受到了军民融合带来的优势:通宵行军,沿途地方交通部门通宵执勤,确保救援装备畅行;冰雪路滑,地方政府专门安排平路机破冰除雪;漕渡作业中,地方保障人员送来燃油等物资……

    抢险救援军地一盘棋,专业力量耗费在协调上的时间少了,用在抢险救援上的精力自然就多了。

    “最大的变化是,‘联’成为救援行动新常态。”集团军应急指挥组组长、集团军副参谋长何其伟说。

    所谓“联”,就是在战区主导下的联合救援行动。金沙江堰塞湖救援行动的成功高效,和各单位攥指成拳、分工推进、合力救援密不可分。

    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早一分到达,人民就少一分危险。部队连续两昼夜远程机动,不宿营不休息,提前到达灾区。因堰塞湖漂浮物太多,一艘漕渡门桥被困一整夜,零下10多摄氏度,尽管饥寒难耐,官兵还是把单兵自热食品和饮水让给搭船的群众。获悉藏族老阿妈腿脚不好,随队军医专程治疗,亲自给老人家贴膏药……

【纠错】 [责任编辑: 蔡琳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9966831